[实用新型]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7390.6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5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胡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媛媛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35/16;B01D29/03;B01D2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曹玉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工程 污水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环境工程污水过滤产生的杂质不便取出的缺点,包括装置壳体和排杂箱,所述装置壳体的顶部连接有加水管,其顶部内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泵体,装置壳体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倾斜设置弧形过滤网,装置壳体的一侧外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清洁电机,装置壳体位于弧形过滤网的底部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导轮,利用弧形过滤网实现对污水进行滤杂操作,在排杂箱的内部安装排杂电机,在其输出轴连接排渣杆,在排渣杆的外侧焊接螺旋叶片,使螺旋叶片与弧形过滤网的顶部内壁接触,使其转动过程中将滤杂推送到排杂箱的内部,无需人工手动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可排水标准或再次使用而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现有的污水回收处理装置中,在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时需要进行过滤杂质,但是过滤后的杂质不方便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环境工程污水过滤产生的杂质不便取出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和排杂箱,所述装置壳体的顶部连接有加水管,其顶部内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泵体,装置壳体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倾斜设置弧形过滤网,装置壳体的一侧外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清洁电机,装置壳体位于弧形过滤网的底部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的外侧绕设有导送带,所述排杂箱的内部还通过螺栓固定有排杂电机,所述排杂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排渣杆。
优选的,所述泵体的抽水端连接有贯穿弧形过滤网的回液管,且泵体的出液端连接有喷管。
优选的,所述排渣杆的端部延伸至装置壳体的内部,且排渣杆的外侧焊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部与弧形过滤网的顶部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清洁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装置壳体的内部,且清洁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导轮的轴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送带的表面胶黏有硬毛刷,所述硬毛刷与弧形过滤网的底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底部内壁开设有沉淀槽,其底部还设置有沉淀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弧形过滤网实现对污水进行滤杂操作,在排杂箱的内部安装排杂电机,在其输出轴连接排渣杆,在排渣杆的外侧焊接螺旋叶片,使螺旋叶片与弧形过滤网的顶部内壁接触,使其转动过程中将滤杂推送到排杂箱的内部,无需人工手动取出。
2、导轮的外侧套设导送带,在导送带表面胶黏硬毛刷,使其输送过程中,硬毛刷对弧形过滤网的底部进行刷洗,防止滤杂堵塞弧形过滤网,实用性强。
3、利用沉淀槽沉淀大量无法被过滤杂质,并沉积在沉淀管的内部,方便进行排出。
4、利用泵体抽取装置壳体底部内侧过滤后的污水,并重新利用弧形过滤网进行过滤,使得污水过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处理装置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壳体、2排杂箱、3泵体、4喷管、5回液管、6加水管、7排杂电机、8排渣杆、9清洁电机、10导轮、11导送带、12弧形过滤网、13沉淀槽、14沉淀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媛媛,未经胡媛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7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编程生物电传感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防尘减震插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