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采血管开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8492.1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0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周琳;梅芳;王锦;车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珠健联基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B7/16 | 分类号: | B67B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乐易联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9 | 代理人: | 余哲玮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血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真空采血管开盖装置,包括脱帽组件和管夹组件,脱帽组件包括底座和安装底座上的脱帽架;脱帽架包括基板和支撑柱,支撑柱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顶部与基板固定连接;基板上开有数个均匀排列的脱帽孔,脱帽孔的孔径大于采血管的管径小于采血管盖帽的直径;管夹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杆,夹持杆相互铰接构成剪刀结构,夹持杆的夹持部开有数个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脱帽组件和管夹组件,将数个真空采血管放置在脱帽组件的脱帽孔,然后用管夹组件夹持真空采血管的管体部分后向下用力,在摩擦作用力和重力的协同作用,将真空采血管的管体与盖帽脱离,实现真空采血管的开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采血管开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检验和生物学试验中,常用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样本。在用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后,需要将真空采血管的盖帽拔掉,对血液样本进行各项检测。目前,开盖工作均由试验人员手工操作,在大批量实验情况下,人工操作不仅费时费力,长期进行操作还会对试验人员手指造成一定伤害,如疼痛或受伤。大力拔掉真空采血管的盖帽,可能会使真空采血管破碎,伤及试验人员,血液样本在开盖过程中溅出,对试验人员造成威胁,病毒传染等。
已有的采血管开盖器多是U型卡槽,U型卡槽会导致受力不均,盖帽不易脱落,而且U型卡槽对采血管在开盖过程中易受到挤压而破裂。另外,采血管开盖器都是单个操作,在需要进行大批量开盖操作的情况下较费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采血管开盖装置,该开盖装置操作简单,不易破坏采血管,同时适用于大批量的开盖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真空采血管开盖装置,包括脱帽组件和管夹组件,所述脱帽组件包括底座和安装底座上的脱帽架;所述脱帽架包括基板和支撑柱,支撑柱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顶部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上开有数个均匀排列的脱帽孔,脱帽孔的孔径大于采血管的管径小于采血管盖帽的直径;
所述管夹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杆,夹持杆相互铰接构成剪刀结构,夹持杆的夹持部开有数个卡槽,卡槽的数量与一排或一列脱帽孔的数量相同且两卡槽之间的距离与两脱帽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每个脱帽孔的所述基板设置有护栏,护栏直径大于采血管盖帽的直径,护栏高度小于采血管盖帽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护栏为一体成型的圆筒状。
进一步地,所述护栏为由多个圆形均匀间隔设置弧形板构成的圆筒形。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上安装有橡胶软垫。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为试管架的高度加上真空采血管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脱帽孔在基板上位置与试管架上的管孔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脱帽组件和管夹组件,将数个真空采血管放置在脱帽组件的脱帽孔,然后用管夹组件夹持真空采血管的管体部分后向下用力,在摩擦作用力和重力的协同作用,将真空采血管的管体与盖帽脱离,实现真空采血管的开盖;
(2)在所述脱帽孔的四周设置护栏,可有效地挡住盖帽不掉落,便于回收盖帽;
(3)通过设置一定高度的支撑柱,可放置试管架,将脱帽后的真空采血管管体直接放置在试管架上,减少位置移动,便于记录和后续操作;
(4)通过在卡槽上设置橡胶软垫,不仅减少了刚性管夹组件对真空采血管管体上损害,还可增大管夹组件与真空采血管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夹组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珠健联基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中珠健联基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8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株移栽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妆品包装内外盖组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