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2195.6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8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田显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显才 |
主分类号: | A01C7/18 | 分类号: | A01C7/18;A01C7/20;A01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七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2 | 代理人: | 王晓丰 |
地址: | 40522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下种装置,包括用于盛放种子的盛种盒,所述盛种盒分为盛种区和扫种区,盛种盒底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隔条,所述扫种区的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有运输种子的第一皮带,所述从动轮上还安装有可带动转轴转动的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外表面与隔条相接,所述第一皮带的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排用于稻种的运输的凹槽;每相邻两排凹槽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所述第一皮带的输出端还设有用于输送种子到田地的出种管;本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水稻播种的效率与精度;避免了现有机械在播种时,出现播种不均匀,而且操作简单方便,省事省力,特别能够满足各类型田地的耕作机械的播种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机设备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下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农作物播种时,往往多采用传统人工播种。这种人工播种的移栽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效率不高,而且也无法精确地确保播种的株距,并且对于劳作人员的工作量负担很大。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逐渐应用到了农业,水稻直播机是水稻直播生产中播种作业的比较好的机械。具体的可以分为人力带动的水稻直播机、机械带动的直播机和改装的侧深施肥插秧机;但是现有的直播机或者播种机播种种子并不均匀,常常出现疏密不一的情况,种子分布太密集,种子在地里就无法得到住够的营养,而导致成活率低下种子无法萌芽生长;种子分布太稀疏,会导致土地利用率大大降低,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嫩能够均匀播种的下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下种装置,包括用于盛放种子的盛种盒,所述盛种盒分为盛种区和扫种区,所述盛种盒底部开口,所述盛种盒底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隔条,所述扫种区的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刮扫种子的转筒,盛种盒的下方还设有传动用的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位于盛种盒两端端部的下方,所述主动轮可被外界动力装置驱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有运输种子的第一皮带,所述从动轮上还安装有可带动转轴转动的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外表面与隔条相接,所述第一皮带的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排用于稻种的运输的凹槽;每相邻两排凹槽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所述第一皮带的输出端还设有用于输送种子到田地的出种管;所述转筒的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刮扫种子用的刮片。
进一步地,刮片为弯曲的圆弧状刮片,刮片的弯曲方向与转筒的转动方向相反;能够更有利的刮扫多余的凹槽表面多余的种子,同时避免种子被扫出整种区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皮带上每排的凹槽个数至少是3个,每两排凹槽的间隔为4cm,所述第一皮带厚度为5cm,所述凹槽的深度为3-5cm,每个凹槽可容纳种子的个数是2-3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皮带根据所播种种子种类和大小不同设置多个型号;每个型号的第一皮带厚度不同,每个型号的第一皮带均对应的一种凹槽的厚度;根据种植种植的种类不同,涉及多种型号,颗粒较大的种子,对应的第一皮带厚度较大,且凹槽的深度更深。
进一步地,所述出种管竖直向下,出种管的输出端正对地面,离地面高度为15-20cm。
进一步地,所述出种管顶部一侧设有可对接第一皮带输出端的开口,开口宽度与第一皮带相等;使得第一皮带输出端能够被出种管包覆,防止种子遗落。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显才,未经田显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2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位上料机
- 下一篇:一种吸气消音器及包含其的活塞往返式制冷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