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08945.2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3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14 | 分类号: | A44C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钲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2 | 代理人: | 李志新;刘亚平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结构 穿戴 设备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体和设置于连接体上的定位部,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以及第三定位部,其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相邻设置于连接体的上表面;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具有沿着连接结构的长度方向向内倾斜的倾斜面;第三定位部设置于连接体的侧面;连接结构通过定位部与被连接结构过盈连接。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在与被连接结构连接时,通过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以及第三定位部与被连接结构实现过盈连接,限制连接体与被连接结构之间的相对移动,避免产生卡合部位的晃动,且减小手环主体与腕带之间产生的间隙,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在智能手环、手表领域,为保证其正常使用,对智能手环或手表的主体部分需要经常性地进行充电。对主体的充电方案可以分为有线充电方式和无线充电方式,有线充电方式中,又可以分为通过充电座充电和直接连接USB充电。
主体部分与腕带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连接结构可以直接与充电端口配合使用进行充电。连接结构的材质通常为硬质材质,腕带多为软质材质,在长期使用中,连接结构的频繁插拔容易造成连接部分的磨损,不同材质的结构连接部位的间隙增大,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体和设置于连接体上的定位部,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以及第三定位部,其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相邻设置于连接体的上表面;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具有沿着连接结构的长度方向向内倾斜的倾斜面;第三定位部设置于连接体的侧面;连接结构通过定位部与被连接结构过盈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为凹槽,凹槽的底面积小于凹槽开口部分的截面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为凹槽,凹槽的内壁由凹槽的底部沿连接体的连接方向向外倾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定位部沿着连接体的侧面相对设置,且向连接体的内部凹进,以实现连接体与被连接结构在连接体侧向的过盈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体在第一定位部处的厚度大于在第二定位部处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的凹槽包括引导部,用于引导连接体与被连接结构的配合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的凹槽包括卡合部,用于通过卡合实现第二定位部与被连接结构过盈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材质为硬质弹性塑胶材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包括腕带以及与腕带连接的主体,腕带与主体通过如前任意一项的连接结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腕带具有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倾斜面相对应的倾斜面。
在一实施例中,腕带具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其中,第一凸起部与第一定位部的凹槽相卡合;第二凸起部与第二定位部的凹槽相卡合。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材质为硬质弹性塑胶材质,腕带的材质为软性弹性材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在与被连接结构连接时,通过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以及第三定位部与被连接结构实现过盈连接,限制连接体与被连接结构之间的相对移动,避免产生卡合部位的晃动,且减小手环主体与腕带之间产生的间隙,提升了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8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数控精密冲床
- 下一篇:壁挂式风扇底座及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