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制温度的3D打印机喷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85307.3 | 申请日: | 202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0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华;刘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利华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4/209 | 分类号: | B29C64/209;B29C64/295;B29C64/106;B29C64/314;B29C64/393;B29B13/10;B29C64/20;B29C35/16;B33Y30/00;B33Y40/10;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温度 打印机 喷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制温度的3D打印机喷嘴,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内壁两侧设有第一加热线圈,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的内部设有加热腔,所述第一导热层的内侧面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喷嘴本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一端设有第二加热线圈,所述第二加热线圈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导热层,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加热线圈、所述第二加热线圈电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加热线圈、第二加热线圈来调节加热腔内的温度,使加热腔的温度保持在物料刚好处于熔融状态的温度,使物料被均匀的喷出,不会出现拉丝现象或导致喷嘴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3D打印技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制温度的3D打印机喷嘴。
背景技术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目前,有些3D打印机使用“喷墨”的方式。即使用打印机喷头将一层极薄的液态塑料物质喷涂在铸模托盘上,此涂层然后被置于紫外线下进行处理。之后铸模托盘下降极小的距离,以供下一层堆叠上来。
现有的用于3D打印的喷嘴是高硬度硬质合金材质,在打印过程中,由于目前3D打印的喷嘴内腔温度不好控制,如果温度过低,喷嘴的物料会立刻凝固,造成喷嘴堵塞;温度过高会使得喷嘴发生形变,导致喷嘴出料口可能会出现“拉丝”的现象,使得打印的精度也不高,甚至导致打印失败,为了控制喷嘴内腔的温度,需要发明一种可控制温度的3D打印机喷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制温度的3D打印机喷嘴,解决了温度过低,喷嘴的物料会立刻凝固,造成喷嘴堵塞;温度过高会使得喷嘴发生形变,喷嘴出料口可能会出现“拉丝”的现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制温度的3D打印机喷嘴,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内壁两侧设有第一加热线圈,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的内部设有加热腔,所述第一导热层的内侧面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喷嘴本体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一端设有第二加热线圈,所述第二加热线圈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导热层,所述喷嘴本体一端外表面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加热线圈、所述第二加热线圈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嘴本体外表面设有保温壳体,所述保温壳体与所述控制器水平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壳体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保温片。
优选的,所述保温壳体与所述保温片外表面的材料是聚酰亚胺。
优选的,所述喷嘴本体还包括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一端设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圈架和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固定圈架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喷嘴本体内,所述第一过滤网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圈架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圈架内,所述第一过滤网为过滤格栅。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线圈一端设有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圈架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固定圈架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喷嘴本体内,所述第二过滤网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圈架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网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圈架内,所述第二过滤网为过滤网筛。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外一侧安装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框,所述弹簧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弹簧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喷嘴本体外表面环绕有冷却管,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冷却管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利华硬质合金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利华硬质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5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SMT生产线智能化检测系统
- 下一篇:免抽气阀及真空压缩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