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自动扫风组件及无叶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0575.8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3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俊;肖鸿亮;陈宇强;袁明;林海利;黄燕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F04D25/08;F04D29/70;F04F5/4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刘心宇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自动 组件 风扇 | ||
一种上下自动扫风组件及无叶风扇,设置于无叶风扇的两风道内,所述两风道分别连通有出风口,包括位于出风口一侧且层层设置的扫风叶片,扫风叶片通过主轴和风道转动连接;两风道内的扫风叶片受一驱动组件同步驱动而上下摆动以调节扫风叶片的摆动角度,空气经过扫风叶片改变风向后再从出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叶风扇,通过增设上下自动扫风组件,实现扫风功能,扩大吹风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上下扫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自动扫风组件及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无叶风扇,其上下扫风角度多为固定,吹风范围有限,或者需要手动调节机身的角度,以达到俯仰调节的角度变化,但其吹出来的风也只有一个角度方向,不能均匀扫风,改变风向的角度,使得产品长时间直吹用户某一位置,降低用户的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自动扫风组件及无叶风扇,可以实现无叶风扇的自动上下扫风,扩大吹风范围,提高用户舒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上下自动扫风组件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下自动扫风组件,设置于无叶风扇的两风道内,所述两风道分别连通有出风口,包括位于出风口一侧且层层设置的扫风叶片,扫风叶片通过主轴和风道转动连接;两风道内的扫风叶片受一驱动组件同步驱动而上下摆动,以调节扫风叶片的摆动角度;空气经过扫风叶片改变风向后再从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所述上下自动扫风组件,包括连杆,两根连杆分别竖向设置在两风道内,扫风叶片分别通过连接轴与位于同一风道内的连杆铰接,通过连杆受驱动沿弧线上下移动,转动同一风道内的扫风叶片。
进一步,所述连杆一侧开有与扫风叶片一一对应的缺口,缺口末端形成有卡孔,与主轴平行的连接轴从缺口卡入卡孔中。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曲柄长条;曲柄长条包括主杆,主杆两端分别与两连杆铰接;主杆在柱面上固接有沿径向延伸的曲柄部,曲柄部的长度与主轴和连接轴的间距一致,且曲柄部和扫风叶片始终平行。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驱动器驱动曲柄部以末端为轴摆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器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插入曲柄部末端的转动扁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叶风扇,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无叶风扇,包括壳体,壳体下端为基座部,并在基座部内设置有风机,壳体在基座部上设有的机头部,两机头部内均形成有风道,两风道下端分别与基座部内腔相互连通,两机头部在侧壁上形成有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风道内设置有上述的上下自动扫风组件。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风道壳,两个风道壳分别设置在两个机头部内;风道壳下端形成有入风口,侧面形成有与出风口连通的内孔;上下自动扫风组件设置于风道壳内。
进一步,所述风道壳包括后半壳和前半壳,后半壳和前半壳可拆卸固定连接,扫风叶片转动连接在前半壳上。
进一步,所述前半壳开有对称设置的通孔,通过前半壳的弹性变型,扫风叶片的主轴插入前半壳的通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自动扫风组件及无叶风扇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增设上下自动扫风结构,可根据用户使用习惯自动调节扫风角度,如自动上下各30°扫风、上下各40°扫风、上下各50°扫风等角度;提高用户舒适性。
2、自动扫风结构安装壳体内部,不用担心长时间放置会有积尘现象,也无需破坏外观的整体美观度,保持产品的外观简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叶风扇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叶风扇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0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和面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滤芯电极的无膜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