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弃流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8209.9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0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戴万松;陈义峰;王廷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代源泉(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4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流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壳体的另一端设置出水口,壳体内设置有提篮和格栅,格栅将壳体分为前段区域和后段区域,提篮放置在前段区域底部,后段区域内设置有阀板,阀板与加长阀杆连接,加长阀杆与电动阀阀头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型弃流装置,在弃流装置前段设置格栅和提篮,雨水经前段过滤后不会有杂物卡住阀板,有效防止阀板卡住;在出水口处增设安全阀,用于故障时候关闭以防止雨水倒灌;控制阀的阀杆做加长处理,以防止阀头进水。采用电动阀板的开关结合安全分流井控制弃流的方式,可以满足弃流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处理用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雨水弃流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因初期雨水比较脏,不适合进行收集回用,且处理成本比较高,故雨水回收系统需对初期雨水进行弃流处理。
现有技术中采用PP雨水井改造,在雨落管下部设雨水弃流井,在井内设浮球控制阀,随着井内截流的初期雨水量增加,水位不断上升,当达到设定水位的高度时,浮球阀进入井内的雨落管出口,使其完全关闭。
但在实际应用中,因雨水管网中井距离比较远,且邻近雨水井管底标高几近相同,导致雨水无法排出,达不到初期雨水弃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水弃流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壳体的另一端设置出水口,壳体内设置有提篮和格栅,格栅将壳体分为前段区域和后段区域,提篮放置在前段区域底部,后段区域内设置有阀板,阀板与加长阀杆连接,加长阀杆与电动阀阀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的管道上安装安全阀。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包括边框和楔形滤网,楔形滤网四周用边框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的形状为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提篮包括外框和楔形网,楔形网四周用外框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提篮的底面形状为半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型弃流装置,在弃流装置前段设置格栅和提篮,雨水经前段过滤后不会有杂物卡住阀板,有效防止阀板卡住;在出水口处增设安全阀,用于故障时候关闭以防止雨水倒灌;控制阀的阀杆做加长处理,以防止阀头进水。采用电动阀板的开关结合安全分流井控制弃流的方式,可以满足弃流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水口;3、出水口;4、提篮,41、外框,42、楔形网;5、格栅,51、边框,52、楔形滤网;6、前段区域;7、后段区域;8、阀板;9、加长阀杆;10、电动阀阀头;11、安全阀;12、控制柜;13、雨水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代源泉(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时代源泉(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82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药学试剂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贴合度的防护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