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抬底框架和液压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64851.X | 申请日: | 202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5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波;段存虎;孙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3/08 | 分类号: | E21D2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王淑梅 |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液压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抬底框架和一种液压支架,其中,抬底框架包括:顶板,顶板下表面设有第一圆弧结构;侧板,侧板与顶板相连接,位于顶板的两侧,侧板设有第一销孔;耳板,耳板与顶板相连接,位于顶板两侧,耳板和侧板围设于顶板的周侧,耳板设有第二销孔;其中,抬底框架被配置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抬底框架,通过将顶板、侧板及耳板设置为一体式结构,避免因焊接结构的焊缝开焊导致的故障,且结构简单,节约了成本。顶板下表面的第一圆弧结构与抬底千斤顶的顶部圆弧接触,避免了连接的销轴弯曲变形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抬底框架和一种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液压支架抬底过程中,抬底千斤顶的缸底伸出与推杆顶面接触,再继续加压,抬底千斤顶就会继续伸出行程,底座前端往上倾斜。液压支架自身往前移架时,操作推移千斤顶,将其活塞杆收回,支架就往前移动,整个过程中,抬底千斤顶的缸底一直与推杆顶面呈摩擦接触状态。井下环境变化无常,受到大小不同的冲击力,容易造成底座上的耳板和抬底框架焊缝开焊。
抬底框架由钢板焊接而成,主要由角焊将其连接成一体。受力损坏时,焊缝开焊导致销轴脱落,从而影响液压支架的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抬底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支架。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抬底框架,包括:顶板,顶板下表面设有第一圆弧结构;侧板,侧板与顶板相连接,位于顶板的两侧,侧板设有第一销孔;耳板,耳板与顶板相连接,位于顶板两侧,耳板和侧板围设于顶板的周侧,耳板设有第二销孔;其中,抬底框架被配置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抬底框架,通过将顶板、侧板及耳板设置为一体式结构,避免因焊接结构的焊缝开焊导致的故障,且结构简单,节约了成本。
具体地,顶板下表面的第一圆弧结构与抬底千斤顶的顶部圆弧接触,避免了连接的销轴弯曲变形而损坏。侧板和耳板围设于顶板的周侧,侧板上的第一销孔用于与抬底千斤顶和抬底框架的铰接,耳板上的第二销孔用于抬底框架与底座的铰接。从而在抬底千斤顶工作时实现通过抬底框架带动底座的一端,完成底座的抬起。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抬底框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抬底框架还包括吊装孔,吊装孔设于耳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吊装孔设于耳板上,在安装抬底框架时直接吊装使用,减少吊环座、吊环等物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吊装孔还设于顶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吊装孔同时设置在侧板和顶板上,易于人工操作,同时也减轻了抬底框架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液压支架,包括:抬底机构;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抬底框架;其中,抬底机构包括抬底千斤顶,抬底千斤顶与抬底框架相铰接,抬底框架位于抬底机构的上方,抬底框架与抬底机构相铰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液压支架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抬底框架,因此该液压支架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抬底千斤顶的全部有益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液压支架的使用寿命。抬底千斤顶与抬底框架相铰接。抬底框架位于抬底机构的上方,并与抬底机构相铰接。这样设置,使抬底千斤顶在工作时,通过抬底框架带动抬底机构,实现抬底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抬底千斤顶包括: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圆弧结构;其中,第一圆弧结构与第二圆弧结构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4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