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上紧急淡水获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7244.0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9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开元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罗楠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紧急 淡水 获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紧急淡水获取器,包括透光罩、导气管、海水储备室和淡水凝结室,所述透光罩包括向上凸起形成半球状的凸起部以及凸起部边缘向内翻折形成的折弯部,所述凸起部与折弯部的过渡连接处形成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中设有多根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与弧形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淡水凝结室内部;所述海水储备室中部设有放置海水的储水槽,所述透光罩放置在储水槽的海水上,所述储水槽内的水面高度低于折弯部的端部高度。本实用新型采用软质材料,可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折叠收纳,便于携带,如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淡水资源时,可在透光罩与海水储备室中填充气体,使整个装置可漂浮在海面上,实现淡水的获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紧急淡水获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活动向海洋深处的扩展,无论是远洋航运还是海岛开发,人们迫切需要摆脱依靠陆上淡水补给的束缚,而渴望经济、有效、简洁地从海洋直接获取人类生产活动、生活活动所需要的淡水;随着海洋资源开采活动国际竞争的加剧,再加上海洋、礁岛等疆土的国际争夺预演愈烈,致使海上海水淡化装备及其技术成为了各国确保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但现有的海水淡化装备大多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能供人类直接携带使用,使得人类在海洋开展活动时需要携带大量的淡水进行储备,这样一方面加重了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小心翼翼,以防淡水量的不足;然而如果在海面遇到危急情况,出现淡水量不足或在海面的日程需要延长的问题时,淡水储量变成了人类需要面对的第一大难题,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可以便捷携带的淡水获取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紧急淡水获取器,该装置可快速便捷的实现淡水的获取,为行走在海面上的人提供安全保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上紧急淡水获取器,包括透光罩、导气管、海水储备室和淡水凝结室,所述透光罩包括向上凸起形成半球状的凸起部以及凸起部边缘向内翻折形成的折弯部,所述凸起部与折弯部的过渡连接处形成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中设有多根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与弧形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淡水凝结室内部;
所述海水储备室中部设有放置海水的储水槽,所述透光罩放置在储水槽的海水上,所述储水槽内的水面高度低于折弯部的端部高度,所述导气管中部贯穿海水储备室连通至淡水凝结室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透光罩、导气管、海水储备室和淡水凝结室均采用软质材料。
2.上述方案中,所述淡水凝结室还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连接至外界取水处。
3.上述方案中,所述透光罩采用透光材料。
4.上述方案中,所述导气管与透光罩和海水储备室的连接处均采用密封结构。
5.上述方案中,所述海水储备室和淡水凝结室的连接处采用密封结构。
6.上述方案中,所述透光罩与海水储备室均为双层透光软质材料,中部填充有气体。
7.上述方案中,所述透光罩、导气管、海水储备室和淡水凝结室均采用可降解膜材。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海上紧急淡水获取器,其整个装置采用软质材料,可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折叠收纳,便于携带,如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淡水资源时,可在透光罩与海水储备室中填充气体,使整个装置可漂浮在海面上,实现淡水的获取。
2、本实用新型海上紧急淡水获取器,其将透光罩做成向外凸起的结构,利用凸透镜原理,将透光罩与海水储备室之间的海水加热形成蒸汽,再通过导气管与淡水凝结室配合收集淡水,该装置获取淡水快速便捷制得淡水,装置简单易携带,适用于在海面上行走的人群,可在减少淡水的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开元,未经杨开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7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