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绳送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2277.6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7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许凤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成 |
地址: | 21515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钢丝绳送放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的前侧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插接杆一,所述插接杆一活动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主轴。本实用新型通过插接杆二的前端活动连接在左侧固定板的后侧面,插接杆一活动连接在电机输出端前侧面的插接槽内,在装置对一组钢丝绳送放完成后,通过向底板的中心拨动两个拨片,使插接杆二和插接杆一收进主轴内,此时可以将主轴从装置上取下,取下后将绳套抽出然后更换下一组绳套即可实现对多组钢丝绳进行送放,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绳技术领域,具体为钢丝绳送放机构。
背景技术
钢丝绳是将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符合要求的钢丝按照一定的规则捻制在一起的螺旋状钢丝束,钢丝绳由钢丝、绳芯及润滑脂组成,在物料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
现有的钢丝绳在进行收放时大多采用电机带动转轴旋转,通过转轴的旋转带动钢丝绳转到进行送放,但现有的送放机构大多受到钢丝绳的限制,大多只能对一组钢丝绳进行收放,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钢丝绳送放机构,具备能对多组钢丝绳进行送放,增加装置的实用性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钢丝绳送放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的前侧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插接杆一,所述插接杆一活动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绳套,所述绳套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绳套和挡板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主轴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条,所述主轴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共有两个,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插接杆二和插接杆一,所述插接杆二和插接杆一的右端均固定安装有拨片。
精选的,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均开设有腰形孔,所述旋转板的宽度值比固定板的高度值大两倍。
精选的,所述挡板远离底板中心的一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活动连接在固定板靠近底板中心的一面。
精选的,所述拨片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主轴的侧壁中,所述插接杆二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插接杆一的形状为长方体。
精选的,所述绳套的长度值等于主轴的长度值与插接杆二和拨片长度值之和的差,所述定位条活动连接在定位槽内。
精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另一面,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在固定板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轴的前后两端均安装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插接杆二和插接杆一,插接杆二的前端活动连接在左侧固定板的后侧面,插接杆一活动连接在电机输出端前侧面的插接槽内,在装置对一组钢丝绳送放完成后,通过向底板的中心拨动两个拨片,使插接杆二和插接杆一收进主轴内,此时可以将主轴从装置上取下,取下后将绳套抽出然后更换下一组绳套即可实现对多组钢丝绳进行送放,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旋转板,使两个旋转板实现围绕腰形孔的左右两端旋转,当装置使用结束后,将两个旋转板向上旋转,将使两个旋转板的顶端相接触,此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腰形孔将装置提起,便于对装置进行移动和携带,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绳套爆炸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22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桥施工沥青摊铺机后置锤压装置
- 下一篇:逆流串联式高效节能热交换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