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2001.8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2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白少元;徐嫚嫚;王荣华;丁彦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2;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凤玲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湿地 污水 净化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所述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包括:主体填料床以及分流结构单元;所述分流结构单元内嵌于所述主体填料床内;所述主体填料床包括上层的非饱和好氧区以及下层的饱和缺氧区;所述分流结构单元包括进水通道、饱和厌氧区、散流复氧板;所述进水通道设于所述饱和厌氧区的底部,所述散流复氧板设于所述饱和厌氧区的顶部;所述主体填料床用于种植湿生和/或陆生植物;所述饱和厌氧区用于种植湿生挺水植物。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能够提高污染物净化负荷,同时减少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我国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由于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村镇生活污水中含氮污染物浓度日趋上升,多种新型微污染物,抗生素、农药、个人护理品等也包含其中。废水排入水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及水体黑臭,严重威胁了居民及动植物生存,农村水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我国水环境保护事业的重中之重。
农村人口因生活分散,水质水量波动较大,污水处理运营管理技术力量薄弱,适宜采用生态处理工艺,而人工湿地在国内外分散式污水处理集中领域应用广泛;按水流方向,人工湿地可分为垂直流及水平流人工湿地,工程应用多采用单一结构湿地或二者串联结构湿地,但因单一结构湿地系统中氧化还原电位较为单一,难以有效实现好氧-厌氧联合净化,而串联湿地通常为垂直流-水平流,即先好氧后厌氧,缺少氨化过程,不符合有机物代谢过程及自然界氮循环程序,同时由于两段湿地之间较大的水位差,使基建成本增加,限制了人工湿地技术的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以解决传统的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污染物净化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包括:主体填料床以及分流结构单元;
所述分流结构单元内嵌于所述主体填料床内;所述主体填料床包括上层的非饱和好氧区以及下层的饱和缺氧区;所述分流结构单元包括进水通道、饱和厌氧区、散流复氧板;所述进水通道设于所述饱和厌氧区的底部,所述散流复氧板设于所述饱和厌氧区的顶部;所述主体填料床用于种植湿生和/或陆生植物;所述饱和厌氧区用于种植湿生挺水植物;
污水通过所述进水通道进入所述饱和厌氧区,将所述污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降解为易降解的小分子,同时完成有机氮的氨化;再从所述饱和厌氧区的顶部经过连接的所述散流复氧板,进入所述主体填料区上层的所述非饱和好氧区,所述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进一步分解,同时将所述饱和厌氧区中形成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所述污水继续向下进入饱和缺氧区,在缺氧微生物作用下,将所述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同时去除残余污染物。
可选的,所述分流结构单元具体包括多个;
多个所述分流结构单元以梅花形或矩形排列布置在所述主体填料区中,所述分流结构单元以及所述主体填料区的建设面积比例范围为1:6~1:10。
可选的,所述主体填料床的填料填充高度范围为0.8-2.0m,所述分流结构单元的高度范围为1.1-2.3m。
可选的,所述饱和厌氧区的底部填充粒径为5-10cm的碎石,填充高度为15-30cm。
可选的,所述散流复氧板为伞状多孔散流复氧板;所述散流复氧板的开孔率范围为0.3-0.7;所述散流复氧板的板面与地面夹角为30-60°。
可选的,还包括: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升降式出水管;
所述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预埋于所述非饱和好氧区中,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以及所述升降式出水管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20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