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杂交水稻育种专用催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4412.2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6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芳;卢长泰;韦宾涛;聂永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芳;卢长泰;韦宾涛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5 | 代理人: | 刘晓丁 |
地址: | 54719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交 水稻 育种 专用 催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杂交水稻育种专用催芽装置,包括培养盒和育芽盘结构,所述培养盒的后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管和阀门控制放置槽内腔中的水位,加热结构对放置槽内腔中的水进行加热,保持在36摄氏度左右,将提前泡好的种子,放置在育芽盘结构的内腔中,将水位保持在将育芽盘结构内腔中的种子浸没一半的位置,即可完成催芽,该杂交水稻育种专用催芽装置具备方便使用的优点,该催芽装置采用了二段分离式的结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能够通过控制水的温度,来保持种子发芽所适宜的温度,取代了现有催芽装置控制空气温度的结构,大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催芽所需要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杂交水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杂交水稻育种专用催芽装置。
背景技术
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一般杂交水稻仅指由两个遗传背景相同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形成的第一代杂交种,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
随着杂交水稻的应用推广,单位面积的水稻产量得到提高并减少用种量,杂交水稻育种专用催芽装置是杂交水稻中常用的装置之一,现有的杂交水稻育种专用催芽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结构复杂,且温度难以控制,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大幅提高了育种所需要的成本,不利于使用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杂交水稻育种专用催芽装置,具备方便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杂交水稻育种专用催芽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结构复杂,且温度难以控制,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大幅提高了育种所需要的成本,不利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杂交水稻育种专用催芽装置,包括培养盒和育芽盘结构,所述培养盒的后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表面设置有阀门,所述培养盒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育芽盘结构位于放置槽的内腔,所述放置槽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结构,所述培养盒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培养盒两侧的中部,所述培养盒的顶部开设有四个支撑槽,所述支撑槽位于凹槽的前侧和后侧。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弧边,所述弧边的表面光滑。
优选的,所述培养盒的正表面贯穿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前侧贯穿至培养盒的外侧并电性连接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的后侧与培养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培养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育芽盘结构包含有与培养盒活动连接的育芽盘本体,所述育芽盘本体的顶部开设有育芽腔,所述育芽腔内腔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育芽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管和阀门控制放置槽内腔中的水位,加热结构对放置槽内腔中的水进行加热,保持在36摄氏度左右,将提前泡好的种子,放置在育芽盘结构的内腔中,将水位保持在将育芽盘结构内腔中的种子浸没一半的位置,即可完成催芽,该杂交水稻育种专用催芽装置具备方便使用的优点,该催芽装置采用了二段分离式的结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能够通过控制水的温度,来保持种子发芽所适宜的温度,取代了现有催芽装置控制空气温度的结构,大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催芽所需要的成本,解决了现有的杂交水稻育种专用催芽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结构复杂,且温度难以控制,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大幅提高了育种所需要的成本,不利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弧边的设置,为使用者手指与育芽盘结构之间留有空隙,方便了使用者取出育芽盘结构,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液晶显示屏的配合使用,可以监测放置槽内腔中水的温度,并且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通过支撑座的设置,起到了辅助支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培养盒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芳;卢长泰;韦宾涛,未经陈芳;卢长泰;韦宾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4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鼻、口咽取材隔离罩
- 下一篇:一种用于颅内取栓的球囊抽吸导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