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无菌拆线刀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3902.0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5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晏;黄惠雪;於志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A61B17/03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吴嘉滨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无菌 拆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拆线刀,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勾形刀身和出刀装置,所述出刀装置设置在所述勾形刀身内部;所述勾形刀身包括刀把和刀头,所述刀把的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刀把手握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出刀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出刀按钮、设置在勾形刀身内部推杆和设置在所述刀头弯勾处的刀刃,所述推杆一端连接出刀按钮底部,另一端连接刀刃底部,且所述刀刃底部与勾形刀身之间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使用时能够降低医护人员和患者受伤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拆线刀,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外科手术中,常常需要对患者进行拆线操作。拆线是外科手术中的最后一步,是指把手术伤口的缝合线拆除掉,伤口才能长好。拆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操作,尤其是整形外科,一定会予以相当大的重视程度。对于千奇百怪的外科伤口来说,所有的部位都有可能涉及到拆线操作。但是现有的拆线手段一种是利用手术剪刀来进行拆线,但是手术剪刀在一些医院不是每个科室都能给分配到足够的手术剪刀,这样会造成拆线延误,而且手术剪刀属于多次使用的物品,每次使用完都要进行消毒,这样非常浪费时间,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且多次使用之后剪刀也会变得不再锋利;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利用手术刀进行拆线,但是手术刀极为锋利,且容易滑手,这给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带来了受伤的风险,需要极为小心地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拆线手段安全隐患高、使用不方便等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拆线刀,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且大大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拆线刀,包括勾形刀身和出刀装置,所述出刀装置设置在所述勾形刀身内部;所述勾形刀身包括刀把和刀头,所述刀把的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刀把手握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出刀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出刀按钮、设置在勾形刀身内部推杆和设置在所述刀头弯勾处的刀刃,所述推杆一端连接出刀按钮底部,另一端连接刀刃底部,且所述刀刃底部与勾形刀身之间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地,在刀头端部设置有起保护作用的柔性软垫。
进一步地,所述刀刃底部与勾形刀身之间连接的弹簧设置有2根。
进一步地,所述出刀按钮为矩形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软垫为球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安全性高,通过设置出刀装置来降低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在不使用时能够及时收回刀刃;设置的防滑纹路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割线,进一步降低拆线过程中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勾形刀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勾形刀身;11、刀把;12、刀头;13、防滑纹路;14、柔性软垫;15、凹槽;2、出刀装置;21、出刀按钮;22、刀刃;23、推杆;2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拆线刀,包括勾形刀身1和出刀装置2,出刀装置2设置在勾形刀身1内部;勾形刀身1包括刀把11和刀头12,刀把11的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路13,刀把11手握处设置有凹槽15;出刀装置2包括设置在凹槽15内的出刀按钮21、设置在勾形刀身1内部推杆23和设置在刀头12弯勾处的刀刃22,推杆23一端连接出刀按钮21底部,另一端连接刀刃22底部,且刀刃22底部与勾形刀身1之间连接有弹簧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3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