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股骨干骨折髓内扩髓导针用改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3146.1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0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昌;吴克俭;张建;汤俊君;陆海波;王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A61B17/74;A61B1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合成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股骨 骨折 髓内扩髓导针用 改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股骨干骨折髓内扩髓导针用改向器,涉及临床医学骨外科手术用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设备只能向一个方向改向,适用范围窄的技术问题。该股骨干骨折髓内扩髓导针用改向器包括依次设置的改向装置、传动装置和操控装置,操控装置通过传动装置能够带动改向装置进行上下摆动或左右摆动以带动位于改向器内的导针进行改向。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尾端操控螺母,带动双长条形弹簧改变改向器头端方向,辅助导针顺利植入,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广泛适用于股骨干骨折扩髓导针的植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骨外科手术用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股骨干骨折髓内扩髓导针用改向器。
背景技术
成人股骨干骨折常见于高能量损失,如车祸、工伤等,发病率占全身各部位骨折的6%。随着患者对快速康复的要求,大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可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功能康复。高能量所致的股骨干骨折,多属于大螺旋或粉碎骨折,对于股骨干骨折选择髓内固定已经成为共识。髓内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可减少对血供破坏。固定前需对骨折进行复位,复位的方法有切开复位和闭合复位。为了减少血供破坏,大多医生追求闭合复位。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方法,常采用骨科手术牵引床。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双足置于足托板上,使用圆柱阻挡于会阴部,可实现反向牵引。健侧下肢屈曲外展,通过牵引、外展、内收、升降、旋转患侧肢体的牵引架使骨折初步复位。骨折初步复位后,关键的一步是通过骨折端植入导针,为扩髓和插入髓内钉做准备。插入导针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牵引的力量需通过足、小腿、膝关节传导至股骨骨折端,而且大腿周围肌肉群丰富强大,再加上肢体重力的影响,单纯利用牵引床,无法达到解剖复位,常出现骨折近折端向内上、远折断向外下的畸形。据我们手术统计,85%的股骨干骨折复位,除使用牵引床,需使用切开复位或经皮打入Shezar钉撬拨复位后才能植入导针。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为了顺利快速插入导针,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是AO公司设计的“金手指”,是一个管状的通道,远端设计成有一定曲度的手指状,改变导针插入的方向。这样的设计虽然可以改变导针方向,但改变的方向固定在设计好的角度上,无法根据骨折移位的方向进行调整。2015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英泽教授设计的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通过尾端的推动把手可改变远端的方向,改变导针植入方向。但张英泽教授设计的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远端只能向一个方向活动,适用范围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骨干骨折髓内扩髓导针用改向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改向器只能向一个方向改向,适用范围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股骨干骨折髓内扩髓导针用改向器,包括依次设置的改向装置、传动装置和操控装置,所述操控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改向装置进行上下摆动或左右摆动以带动位于所述改向器内的导针进行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外套筒、两条长条形弹簧,两条所述长条形弹簧相对设置在所述外套筒内壁上;两条所述长条形弹簧一端与所述改向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操控装置连接;所述改向装置铰接在所述外套筒端部,所述操控装置穿过所述外套筒后与两条所述长条形弹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筒靠近所述改向装置的一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定位导向件,两个所述长条形弹簧穿设在两个所述定位导向件内,以被定位和导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导向件为“n”形,连接在外套筒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套筒靠近所述改向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半圆形缺口,两个所述半圆形缺口相对设置且与两个所述长条形弹簧和两个所述定位导向件位于同一直线内,所述改向装置通过活动连接件与所述外套筒端部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31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雾化硅胶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针灸针用不锈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