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针织柔软透气梭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8573.0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7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栋;王爱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鸿茂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D02G3/24;D02G3/36;D02G3/0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地址: | 314016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柔软 透气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仿针织柔软透气梭织面料,所述梭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包括细度不同的两组纱线,所述纬纱包括细度不同的两组纱线,所述两组经纱分别为第一混纺纱(1)、第一涤纶丝(2),所述两组纬纱分别为第二混纺纱(3)、第二涤纶丝(4),所述第二混纺纱(3)包括膨体纱(31)与包芯丝(32),所述膨体纱与所述包芯丝并捻构成所述第二混纺纱,所述第一混纺纱比第一涤纶丝要粗,所述第二混纺纱比第二涤纶丝要粗。本梭织面料的经纬纱原料全为化纤,原料成本低,具有和针织同样柔软蓬松的效果,并且透气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针织柔软透气梭织面料。
背景技术
梭织面料通过经纬纱交织形成紧密织物,具有挺括、强度高的特点。梭织面料一般采用强度高的加捻纱线织造,特别是经纱强度需要克服上机织造过程的张力以及摩擦,但强度高的纱线织成的面料普遍偏硬,柔软性比针织面料差。梭织面料的透气性也是织造考虑的因素,但现有的梭织面料常通过用天然纤维纱线来提升梭织面料的透气性,这会提高面料成本。梭织面料紧实,蓬松度差,特别是用化纤类纱线织造时,穿着舒适性会大大减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仿针织柔软透气梭织面料,采用化纤为原料,并使用了膨体纱,面料具有蓬松、柔软、透气的效果,降低了织造成本的同时,还提高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仿针织柔软透气梭织面料,所述梭织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包括细度不同的两组纱线,所述纬纱包括细度不同的两组纱线,所述两组经纱分别为第一混纺纱、第一涤纶丝,所述两组纬纱分别为第二混纺纱、第二涤纶丝,
所述第一混纺纱包括涤纶芯纱,所述涤纶芯纱由涤纶丝束加捻而成,所述涤纶芯纱外表面包覆有锦纶丝,且所述涤纶芯纱比所述锦纶丝要粗;锦纶具有耐磨、耐腐蚀、耐晒等特点,使第一混纺纱具有较佳的耐久性。
所述第二混纺纱包括膨体纱与包芯丝,所述膨体纱与所述包芯丝并捻构成所述第二混纺纱,所述膨体纱包括高收缩纤维与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他化学纤维,所述膨体纱具有皮芯结构,所述高收缩纤维的大部处于纱芯位置,而弯曲褶皱装的其他化学纤维缠绕于纱芯外表面,所述包芯丝的芯丝为导电丝,所述导电丝被腈纶短纤纱螺旋包缠。膨体纱蓬松、丰满、储存了很多空气,具有极好的保暖性和弹性。但膨体纱强度低,将膨体纱和包芯丝并捻来克服强度低的缺陷。包芯丝由腈纶短纤纱包覆导电丝,腈纶短纤纱有毛羽,为仿羊毛纤维,但容易产生静电,用导电丝可以将规避静电的产生,同时导电丝具有高强度的特点,使包芯丝具有很高的强度。
所述第一混纺纱比第一涤纶丝要粗,所述第二混纺纱比第二涤纶丝要粗。这样的粗细设置使第一混纺纱和第二混纺纱在织物表面,第一涤纶丝和第二涤纶丝被隐藏在织物底面。所以从本梭织面料表面看到蓬松的外观,而看不见提供本梭织面料强度基底作用的第一涤纶丝和第二涤纶丝,提升了美观性。而且粗细搭配,组织上具有微孔效用,提高了本梭织面料的透气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混纺纱和所述第一涤纶丝以1:1的顺序排列织造,所述第二混纺纱和所述第二涤纶丝以1:1或3:1的顺序排列织造。根据不用的蓬松性的设计,合理提高第二混纺纱的用量,但第二涤纶作为强度基底,用量不能过低,不然会导致本梭织面料强度不足。
进一步地:所述高收缩纤维为高收缩腈纶或高收缩涤纶,所述其他化学纤维为涤纶或锦纶,所述导电丝为石墨纤维丝或碳纤维丝。
进一步地:所述膨体纱中高收缩纤维重量占百分比含量的25%-35%。
进一步地:所述高收缩腈纶为8Ne-40Ne的单纱和股线,单纱捻度为335-540T/m,股线捻度为185-300T/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鸿茂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鸿茂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8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套接的预制混凝土方桩连接接头
- 下一篇:一种耳鼻喉异物取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