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小儿喂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8470.6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31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沈清清;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清清 |
主分类号: | A61J9/00 | 分类号: | A61J9/00;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王萍 |
地址: | 25002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小儿 喂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小儿喂食器,包括小儿喂食本体;所述小儿喂食本体设有存储结构、观测结构和调节装置,所述存储结构为储液器,储液器顶部开口,开口处设有端盖,储液器底部设有出口,储液器上设有计量结构,所述的观测结构为流速观测漏斗,流速观测漏斗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连接管,其顶部的连接管另一端连接储液器底部的出口,其底部的连接管另一端连接插头,流速观测漏斗和插头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小儿喂食器,其中储液器为一保温非密闭容器,保证奶液一直处于恒温状态,并印有刻度便于观察剩余奶液容量。调速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喂养新生儿的流速。插头可以直接与胃管接头连接,避免了奶液的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婴用品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小儿喂食器。
背景技术
早产儿在我国的发生率约为10%,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低于1000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孕周小于28周者称为超早产儿。
早产儿由于胎龄短,发育远未成熟到能适应环境的骤然变化,此时容易发生各类危险甚至死亡。医院会将出生2千克以下的极低体重儿,放在新生儿培养箱内进行特别护理,待体重超过2.5千克后才可出院。胎龄少于34周的早产儿通常还没有吮吸和吞咽的协调能力,因此要用某些方法来喂养,而不是让其吸奶。通常在早产儿出生后就立即采用“鼻管”或NG管喂养。这是一种细管,从宝宝的鼻子里插到胃里。根据宝宝的身体条件,可能在24小时内不会开始喂食,而且每次可能只是喂少量的乳汁,并慢慢加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早产儿各系统发育及生理功能尚不成熟和完善,如早产儿吸吮力较差、吞咽反射弱等特点,出现哺乳困难、溢乳和吸入性肺炎,所以,早产儿的早期喂养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早产儿早期如果不能摄入足够的营养,可以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目前多主张早期喂养和足量喂养。对于不能直接步入、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的早产儿,鼻管饲入法是保证其尽早喂养最有效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阶段医院采用的传统注射器人工推注间断胃管喂养法。选用一次性硅胶胃管,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将其从鼻腔插入胃内。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配好的奶液或者母乳,排尽空气,与胃管末端紧密连接,手动推动注射器,使奶液间断的流入胃管。这个过程不容易控制流量,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新型小儿喂食器,包括小儿喂食本体;所述的小儿喂食本体设有存储结构、观测结构和调节装置,所述的存储结构为储液器,储液器顶部开口,开口处设有端盖,储液器底部设有出口,储液器上设有计量结构,所述的观测结构为流速观测漏斗,流速观测漏斗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连接管,流速观测漏斗顶部的连接管另一端连接储液器底部的出口,流速观测漏斗底部的连接管另一端连接插头,流速观测漏斗和插头之间设有调节装置。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储液器为圆柱体,储液器内设有储液腔体。
所述的储液器底部形状为圆尖底,出口设置在圆尖底的中心部位。
所述的储液器为分层结构,储液器外层为保温层。
所述的计量结构为设置在储液器侧壁上的刻度。
所述的调节装置为调速器,所述的调速器上设有旋转按钮。
所述的端盖上设有空气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小儿喂食器,其中储液器为一保温非密闭容器,保证奶液一直处于恒温状态,并印有刻度便于观察剩余奶液容量。调速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喂养新生儿的流速。插头可以直接与胃管接头连接,避免了奶液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清清,未经沈清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84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