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作灯的座充充电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26543.8 | 申请日: | 2020-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6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林荣杰;叶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典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F21V23/06 |
| 代理公司: | 厦门荔信航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7 | 代理人: | 谭琳娜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 充充电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工作灯的座充充电连接结构,包括工作灯和充电座,充电座上设有一座充孔,工作灯可分离设置在座充孔内,座充孔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该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形状与工作灯充电端形状适配,第一插槽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工作灯充电端插接在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内,座充孔及工作灯充电端上设有至少一对相互吸附的磁铁。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灯的座充充电连接结构在充电座座充孔内设置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分别用于插接至少两种尺寸不同的工作灯,同时,工作灯和充电座之间通过磁铁吸附,连接牢固稳定,工作灯在座充孔内不易晃动,金属片之间接触充分,提高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作灯座充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作灯的座充充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座充式工作灯充电时,工作灯的充电端插入充电座的座充孔内,通过金属片接触传输充电;现有工作灯与充电座多为配套使用,充电座只能适配一类工作灯,无法对多种工作灯进行充电,同时现有的工作灯的座充充电连接结构存在充电座与工作灯充电连接不牢固,金属片接触不充分,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灯的座充充电连接结构,解决上述充电座只能适配一种工作灯,连接不牢固和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作灯的座充充电连接结构,包括工作灯和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设有一座充孔,所述工作灯可分离设置在所述座充孔内,所述工作灯的充电金属片与充电座的充电金属片接触充电,所述座充孔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该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形状与所述工作灯充电端形状适配,所述第一插槽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工作灯充电端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内,所述座充孔及工作灯充电端上设有至少一对相互吸附的磁铁。
进一步设置,所述充电座底部设有铁片,所述工作灯底部设有磁铁。
如此设置,工作灯充电端插接在座充孔内充电时,端部的磁铁与座充孔底部的铁片正好相对吸附,提高了工作灯和充电座连接的牢固性,工作灯在充电座内不容易晃动,充电片接触更加稳定充分,充电效率提高。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插槽之间的插接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插槽的插接宽度。
如此设置,第一插槽之间可以插接宽度较大的工作灯,而第二插槽可以插接尺寸较小的工作灯。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插槽数量为1个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插槽之间的中部位置。
如此设置,第二插槽插接小尺寸工作灯时,充电座整体受力均匀,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为弧形槽。
如此设置,弧形槽结构与工作灯外形适配,配合更加贴合,且在工作灯插接过程中不易被刮损。
进一步设置,所述充电座在所述座充孔前端设有开口。
如此设置,开口的设置便于用户观察工作灯充电指示灯状态,同时更加方便工作灯的拿取。
进一步设置,所述工作灯倾斜插接在所述座充孔上。
如此设置,相比竖直插接的方式,工作灯在充电座上倾斜放置更加稳定,不易侧翻。
进一步设置,所述充电座上设有挂孔。
如此设置,充电座可以通过挂孔挂接在墙壁等外部物体上,方便使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工作灯为手持工作灯且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槽内。
如此设置,手持工作灯横截面尺寸较小,插接在第二插槽内配合更加稳定贴合,不易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典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典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65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