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沥青脱桶加温防溢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1839.0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7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智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08 | 分类号: | E01C19/08;G01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4 湖北省宜昌市点***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沥青 加温 溢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沥青脱桶加温防溢流装置,包括桶罩、圆形框架和桶体,桶罩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圆形框架,桶罩内部活动连接有桶体,桶罩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桶罩内壁紧密贴合有隔热层,支撑架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桶罩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壳体,壳体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桶罩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环形卡块,环形卡块外侧紧密贴合有耐热橡胶圈。该种用于沥青脱桶加温防溢流装置能够保证沥青加热质量,防止沥青老化,并且桶体的开口始终向上,避免了由于出桶时桶体的开口向下,而导致桶体内的少量沥青流到输送道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沥青脱桶加温防溢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沥青大多为桶装形式,这就需要熔化速度快、脱桶干净、又能防止沥青老化的沥青脱桶装置,而主要采用锅炉熔化,需要三人以上进行操作,即两人对锅炉内进行搅拌,一人进行加热工作,该方法热效率低,沥青滴漏流出严重,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并对人体造成伤害,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局限性的问题;沥青以固体的形式保存在圆柱桶内,而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需要加热使沥青从桶中脱离出来,一般经过加热装置加热后,圆柱桶内的固态沥青融化,由下侧的集料盘收集,但是由于圆柱桶内的沥青脱离不干净,部分沥青残留在圆柱桶内,而导致沥青的浪费,同时脱桶不及格圆柱桶需要人工拍打桶壁,使残留在圆柱桶内的沥青掉落容易造成工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沥青脱桶加温防溢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沥青脱桶加温防溢流装置,包括桶罩、圆形框架和桶体,所述桶罩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圆形框架,所述桶罩内部活动连接有桶体,所述桶罩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桶罩内壁紧密贴合有隔热层,所述支撑架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桶罩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桶罩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环形卡块,所述环形卡块外侧紧密贴合有耐热橡胶圈,所述圆形框架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弹簧合页,所述弹簧合页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壳体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源线,所述支撑架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加热板。
进一步的,所述桶罩为底部开口的圆柱体,且桶罩与桶体之间设有两厘米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与圆形框架之间通过弹簧合页转动连接,且把手与圆形框架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90°。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连接,且控制面板的信号接收端与温度传感器的信号接收端呈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板在桶罩内呈等距圆环状排列设置,且加热板通过控制面板配套使用开启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石棉材质制成,且隔热层与加热板之间设有间距。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沥青脱桶加温防溢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优点在于,使用者将桶罩放置于桶体上,耐热橡胶圈与地面接触,接着加热板通过控制面板开启,此时加热板此时热量对桶体内的沥青进行加热,使其加快桶体内的沥青熔化速度,使沥青脱桶速度加快、脱桶干净,即可实现沥青的脱袋或脱桶作业,而且隔热层为石棉材质制成,且隔热层与加热板之间设有间距,隔热层能够对加热的桶装沥青进行保温能有效防止热量散发,节能效果明显,设备结构简单实用,人工劳动强度低,
2、其次,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整个设备的加热保温系统合理,使得加热及升温温度可分别控制,保证沥青加热质量,防止沥青老化,并且桶体的开口始终向上,避免了由于出桶时桶体的开口向下,而导致桶体内的少量沥青流到输送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智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智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1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