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污泥浓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12283.9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9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冀振斌;董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正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C02F11/123;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太原景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3 | 代理人: | 马丽平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综***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污泥 浓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污泥浓缩装置,包括混合室外壳,竖直隔板和混合室外壳右壁之间设有交错排列的引流板,引流板上设有逆鳞片;混合室外壳左端连接有水泵,水泵左端连接有分离室外壳,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从动轮、第四从动轮、第五从动轮和第六从动轮通过纱布带连接,分离室外壳右侧下端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左端下方连接有浓缩筒,浓缩筒内部设有转轴,转轴上绕有螺旋叶片,浓缩筒左端下侧设有排泥口,浓缩筒右端下部设有集水腔,集水腔上端设有纱布,集水腔下端设有第二出水口,转轴右端连接有电机,电机外侧设有电机保护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充分使絮凝剂和污水混合,泥水分离速度快,浓缩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污泥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污泥含水率很高,体积很大,所以污泥处理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以减少污泥体积,为污泥的输送、消化和进一步综合利用创造条件。污泥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的有效方法。污泥浓缩主要减缩污泥的间隙水。经浓缩后的污泥近似糊状,仍保持流动性。
现有的污泥处理装置不能充分使絮凝剂和污水混合,泥水分离速度慢,浓缩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快速污泥浓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污泥浓缩装置,包括混合室外壳,所述混合室外壳内部左侧设有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上端固定在所述混合室外壳上,所述混合室外壳上端左侧设有污水进液管,所述污水进液管右端设有进药管,所述竖直隔板和所述混合室外壳右壁之间设有交错排列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上设有逆鳞片。所述混合室外壳左端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左端连接有分离室外壳,所述分离室外壳内部右下方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上端设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左下方设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左上方设有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左上方设有第四从动轮,所述第四从动轮左上方设有第五从动轮,所述第五从动轮左下方设有第六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从动轮、第四从动轮、第五从动轮和第六从动轮通过纱布带连接。所述分离室外壳右侧下端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左端下方连接有浓缩筒,所述浓缩筒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绕有螺旋叶片,浓缩筒左端下侧设有排泥口,所述浓缩筒右端下部设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上端设有纱布,所述集水腔下端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转轴右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外侧设有电机保护罩。
优选地,所述逆鳞片朝向与污水流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第六从动轮左上方设有挡泥板。
优选地,浓缩筒左端向上倾斜,角度为20°。
优选地,螺旋叶片的螺距从右向左依次减小。
优选地,所述第二从动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与所述纱布带的外侧接触,所述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三从动轮、第五从动轮和第六从动轮与所述纱布带的内侧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充分使絮凝剂和污水混合,泥水分离速度快,浓缩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混合室外壳1、污水进液管11、进药管12、竖直隔板13、引流板14、逆鳞片15、水泵16、分离室外壳2、纱布带201、主动轮21、第一从动轮22、第二从动轮23、第三从动轮24、第四从动轮25、第五从动轮26、第六从动轮27、挡泥板28、第一出水口29、浓缩筒3、电机31、转轴32、螺旋叶片33、集水腔34、纱布35、第二出水口36、电机保护罩37、排泥口3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正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正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12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