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试剂混匀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03266.9 | 申请日: | 2020-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7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派德洛格(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B01F7/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李纳 | 
| 地址: | 300041 天津市和平区小***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试剂混匀装置,包括采样管以及安装在采样管接口处的混匀接头;所述混匀接头包括外壳和内芯,所述内芯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套接固定在采样管接口外侧,所述内芯安装在采样管接口内侧;所述内芯包括依次连接的扰流部和分流部一,所述扰流部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分流部一固定连接,所述扰流部用于打乱接口处进入或者排出的液体,所述分流部一用于将液体分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剂混匀装置只需要在采样管的端部安装混匀接头,就可以实现对多种试剂的混匀,操作方便,混匀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试剂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验过程中经常用到对多种少量的试剂进行混合,大多情况下需要人工通过注射器将多种试剂抽取到一个实验器皿内,然后晃动试验器皿进行混合,但是这种混合方式不仅效率低、费时费力,而且混合效果并不好,多种试剂并不能充分融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试剂混匀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多种试剂混合时采用人工晃动试验器皿进行混合,试剂不能充分混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试剂混匀装置,包括采样管以及安装在采样管接口处的混匀接头;
所述混匀接头包括外壳和内芯,所述内芯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套接固定在采样管接口外侧,所述内芯安装在采样管接口内侧;
所述内芯包括依次连接的扰流部和分流部一,所述扰流部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分流部一固定连接,所述扰流部用于打乱接口处进入或者排出的液体,所述分流部一用于将液体分流。
进一步的,采样管接口的直径小于采样管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采样管接口和外壳都为圆柱型管状结构,所述外壳的内径大于采样管接口的外径,所述采样管接口的外侧设有顺向齿牙,所述外壳的内侧设有与顺向齿牙对应的逆向齿牙,所述外壳与采样管接口通过顺向和逆向齿牙卡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部一为塑料材质的圆盘,所述圆盘的外径与采样管接口的内径相对应;
所述圆盘上设有多个用于对液体分流的分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部一远离扰流部的一端为圆台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部包括连接柱以及安装在连接柱外侧的扰流杆,所述扰流杆为多个,杂乱分布在连接柱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杆的截面为便于切割液体的梭形结构,沿液体流向的两端为尖端。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部远离分流部一的一端还设有分流部二,所述分流部二与分流部一的结构相同,所述分流部二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分流部二上也设有多个用于对液体分流的分流孔,所述外壳上也设有与分流部二上的分流孔连通的通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试剂混匀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剂混匀装置只需要在采样管的端部安装混匀接头,就可以实现对多种试剂的混匀,操作方便,混匀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试剂混匀装置分流部一和分流部二的作用不仅具有分流一个作用,还用于放置采样管接口发生形变,从内部与采样管接口起到支撑作用,增加了混匀接头与采样管接口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试剂混匀装置整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派德洛格(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派德洛格(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03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负离子型木纹装饰纸
- 下一篇:一种方便放入行李的ct安检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