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内循环激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81611.3 | 申请日: | 202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0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卿;汪涵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27/20 | 分类号: | B65G27/20;B65G4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林新园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循环 激振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油内循环激振器,属于物料输送装备领域技术。本实用新型包含激振器箱体、激振轴、偏心块、漏油收集室和回油通道,激振轴通过安装在激振器箱体内两个轴承进行支撑并从两端伸出激振器箱体外部,漏油收集室安装在激振器箱体侧面并部分包覆伸出激振器箱体的激振轴,偏心块安装在漏油收集室部分包覆的激振轴的两端,在漏油收集室与激振器箱体内腔之间设置有将润滑油导流回激振器箱体内的回油通道,在被漏油收集室包覆的激振轴上安装有甩油盘,在轴承之间的激振轴上,安装有撩油装置。该实用新型能够将激振器内外泄的润滑油循环导流回激振器箱体内部,保持激振器箱体内润滑油液面的基本稳定,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油内循环激振器,属于物料输送装备领域技术。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各种振动设备进行物料的输送和处理,为了保证振动设备进行有效的振动,必须在振动设备上使用激起设备振动的激振器。目前所使用的激振器主要是以惯性振动激振器为主,也就是利用偏心质量回转产生激振力。为了保证偏心质量顺利进行高速回转,必须采用轴承对带有偏心质量的偏心轴进行支撑,为此必须在激振器工作过程中对激振器支撑轴承进行良好的润滑以保证激振器轴承的使用寿命。目前激振器轴承采用的润滑方法有干油润滑和稀油润滑。采用稀油润滑时,由于稀油的粘度低,流动性好,能够均匀的散布到轴承的滚动体上,同时在进行润滑的时候还能能带走轴承装置因震动摩擦而产生的热量,起到散热的作用,使激振器保持在较低的工作温度,因此润滑效果良好,是激振器理想的润滑介质,但也正是由于稀油的流动性好,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更容易从激振器箱体内外相连的缝隙中高速甩出,造成润滑油的流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激振器实际设计生产时均采用各种橡胶密封圈如O型和唇形橡胶密封圈等进行密封,防止润滑油的泄露,但由于振动设备一般工作在高粉尘的环境中,同时振动强烈,加之工作过程中有一定的温度变化,因此,导致这种接触式橡胶密封圈的使用寿命较短。轴承装置的橡胶密封圈损坏之后,由于密封作用丧失,润滑油会快速流出,此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加以补充,则轴承在无油润滑的状态下工作,急速升温并出现抱轴抱死,导致振动设备意外停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更换激振器轴承后才能保证振动设备继续工作,而激振器轴承的维修更换一般在工作现场进行工作量和改造难度非常大,同时现场换装的激振器轴承装配精度和所配套的密封润滑部件也不易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这导致维修的激振器会更快地损坏,形成恶性循环。为此,对于采用稀油也即润滑油对激振器轴承润滑时所存在的密封润滑问题,必须采用新的技术方案加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这样一种润滑油内循环激振器,它能有效地解决现有激振器所存在的密封润滑不良所导致的激振器轴承频繁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润滑油内循环激振器,包含激振器箱体、激振轴、偏心块、漏油收集室和回油通道,所述激振轴通过轴承进行支撑并从两端伸出激振器箱体外部,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激振器箱体内,所述漏油收集室安装在激振器箱体侧面并部分包覆伸出激振器箱体的激振轴,在被所述漏油收集室包覆的激振轴上安装有甩油盘,所述甩油盘在端部向激振器箱体方向倾斜,所述偏心块安装在所述漏油收集室部分包覆的激振轴的两端,在所述漏油收集室与所述激振器箱体内腔之间设置有将润滑油导流回激振器箱体内的回油通道。
在所述漏油收集室内壁上与所述甩油盘相对应位置安装有挡油环,其最内侧与甩油盘最外侧相比更靠近激振器箱体,在所述漏油收集室底部的挡油环位置处开设导流油孔。
所述甩油盘外径小于所述挡油环内径,两者之间在径向具有1~30毫米的间隙。
在激振轴轴向布置的甩油盘和挡油环的数量不少于两组。
所述挡油环从外到内向激振器箱体方向倾斜。
在激振轴轴线方向相邻两组甩油盘和挡油环之间的间隙在径向相互错开。
在所述漏油收集室和所述偏心块之间设置有迷宫式密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81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万向节联轴器的激振器
- 下一篇:一种经济学专业教学展示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