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侧枝管道的面罩式强吸吸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77751.3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6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晨;杨彦伟;韩琳;王艳红;唐楠;杨濮瑞;李艳;赵延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17/06 | 分类号: | A61C17/06;A61C19/00 |
代理公司: | 兰州锦知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4 | 代理人: | 勾昌羽 |
地址: | 73003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枝 管道 面罩 吸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侧枝管道的面罩式强吸吸引器,属于医用耗材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如何有效清除在牙科手术时口腔内的液体和散逸出口腔的飞沫及气溶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强吸接头和强吸管道,强吸接头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上端连接有三通,三通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上端连接有面罩,三通的侧端连接有调压阀,调压阀的右端连接有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的右端连接有吸唾管。本吸引器为带侧枝吸唾管的面罩式新型的强吸吸引器头,既通过侧枝吸唾管清除口内的唾液、血液和冲洗液等液体,又通过面罩式吸引器有效地清除散逸飞沫及气溶胶,避免对诊室环境造成污染,保护医生及其他患者的健康;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耗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牙科吸引器,特别是一种带侧枝管道的面罩式强吸吸引器。
背景技术
口腔治疗操作时使用的超声设备、高速钻机、涡轮机、三用枪等动力器械容易产生大量的喷溅物,包括飞沫和气溶胶,他们可以携带病原微生物,例如SARS-CoV-2等呼吸道病毒和细菌。不仅对诊室环境造成污染,也对口腔医生及其他患者健康造成威胁。目前口腔治疗时常用负压吸引来清除口腔中的唾液、冲洗液及血液和飞沫,但负压吸引设备的末端连接的吸引管为“弱吸”装置,对于口腔内的唾液、血液和冲洗液等液体有很好的清除效果,但对于飞沫和气溶胶的清除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常常需要另加“强吸”装置来尽量减少飞沫和气溶胶的扩散。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强吸”吸引器只有鸭嘴式吸引器一种,末端开孔小(边长11-16mm的矩形斜面开口)且材质较硬,不能随意塑形,只能伸入口内从某一固定方向和位置吸引飞沫,且需同时使用“弱吸”吸唾管来清除口内液体,存在操作不便且飞沫散逸较多的弊端,由于鸭嘴式吸引管的开口过小,仅能够对小范围的飞沫、粉尘形成吸引,仍有较多的浮游粉尘、飞沫和气溶胶随着涡轮机、高速手机喷出的气流散逸出口腔,污染诊室环境,对近在咫尺的口腔医护人员造成感染风险。
授权公告号为CN209032704U的专利,用于牙科临床吸引器专用的吸引器头结构,该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三组外吸机构及其中圆盘状吸引头的大范围吸附,可有效的保证对口腔内的98%左右的浮游粉尘、异味和雾气进行吸附,以避免大量的浮游粉尘、异味和雾气漂浮出口腔,污染诊室内的空气,且在伸入口腔进行负吸操作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扳动外吸机构中的金属软管,便可对外吸机构进行位置的调节,即便于其对口腔中的浮游粉尘、异味和雾气的吸附,也使其不阻碍操作人员的实现。但该专利所设计的负压吸引器头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如实施例中所设计的负压吸引器头,其在使用时需全部伸入口内才能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但口腔空间是极其狭小的,既要容纳吸引装置,又不能阻碍医生持有器械的手的灵活操作,这就要求口内放置的吸引装置要小巧;该专利一共四根吸引管,周围三根末端是圆盘状的,体积较大,在患者口内同时插入四根吸引管且不影响医生操作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减少伸入患者口内吸引管的数量则会导致吸附范围较小,仍会有部分粉尘和飞沫、气溶胶未被吸附,造成吸附效果不佳的后果;且该专利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四根吸引器头均需要调整摆放位置及吸力大小,给配台护士的操作带来不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77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激光能量控制的旋转支架
- 下一篇:一种LED显示屏的加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