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5277.2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31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姜曙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曙娟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室 护理 患者 肢体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包括限位弧片和肢体托板,所述限位弧片的内侧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限位弧片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层,所述限位弧片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板。该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通过限位弧片和夹持环的设置,其内部空间设置有滤网层,可实现护理治疗药物的放置使用,从而对底部夹持放置的患者腿部起到辅助治疗效果,限位弧片和肢体托板的配合使用,改善了现有约束装置大多是布带缠绕,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的使用不便情况,通过夹持环和固定螺栓配合使用,对病床板一侧位置的夹持固定,能够有效节省了现有落地支架对病房空间造成不必要占用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肢体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应与手术科室相接连,手术室要有一套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手术室工作日趋现代化。
肢体患者在结束手术的后,需要肢体相关护理用具来保证肢体的安全效果,而现有肢体固定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陷,医学上所用的约束装置大多是布带缠绕,医生对病人肢体进行固定时十分不便,更不容易后期的病情查看,且现有装置在使用期间对病房空间的占用过多。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包括限位弧片和肢体托板,所述限位弧片的内侧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限位弧片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层,所述限位弧片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钮,所述调节螺钮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延伸壳,所述延伸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肢体托板,所述肢体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夹持环,所述夹持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可选的,所述限位弧片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透气槽垫,所述透气槽垫的两侧均设置有铆钉。
可选的,所述限位弧片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透气槽垫,所述透气槽垫的两侧均设置有铆钉。
可选的,所述肢体托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肢体托板和橡胶垫之间设置有密封胶。
可选的,所述防护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握口片,所述防护盖的内侧壁设置有锁片。
可选的,所述夹持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圈,所述调节圈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栓。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通过限位弧片和夹持环的设置,限位弧片内部活动连接的防护盖可以进行翻转调整,其内部空间设置有滤网层,可实现护理治疗药物的放置使用,从而对底部夹持放置的患者腿部起到辅助治疗效果,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辅助使用性,而限位弧片和肢体托板的配合使用,改善了现有约束装置大多是布带缠绕,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的使用不便情况,且该装置通过夹持环和固定螺栓配合使用,对病床板一侧位置的夹持固定,能够有效节省了现有落地支架对病房空间造成不必要占用的情况,更体现出了该装置的便捷使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肢体托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盖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曙娟,未经姜曙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5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施工用滚压装置
- 下一篇:绑带及可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