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髋臼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64915.9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8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晨;尚希福;黄威;吴科荣;马锐祥;刘应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肥市五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钩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髋臼拉钩,包括条板状的拉钩主体,所述拉钩主体的一端为握持端、另一端为弯钩状的工作端,所述握持端与工作端之间通过过渡段过渡连接,所述过渡段与握持端之间呈弯折状且弯折方向与工作端的弯曲方向相反,医护人员握持本髋臼拉钩的握持端,将弯钩状的工作端以其弯钩处抵靠在骨骼上,即与骨骼的曲线处贴靠作为支点,牵引握持端,过渡段与工作端同时作用将手术处的肌肉组织牵引剥离开,满足手术要求,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髋臼拉钩。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尤其是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医护人员通常需要将骨骼外部的肌肉组织牵引剥离开,或者手术部位临近的骨骼牵引开,以便手术的正常进行,而此时需要专门的医疗器械拉钩进行牵引剥离操作,拉钩的一端插入两者之间,另一端人员握持并撬动,利用杠杆原理将两者分离开,以达到便于手术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拉钩器材,在特定的结构处无法完全牵引剥离开,例如在髋臼处,常用的拉钩无法满足实际手术要求,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髋臼拉钩,能在髋臼处实现对肌肉组织的牵引剥离开,满足手术要求,提高手术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髋臼拉钩,包括条板状的拉钩主体,所述拉钩主体的一端为握持端、另一端为弯钩状的工作端,所述握持端与工作端之间通过过渡段过渡连接,所述过渡段与握持端之间呈弯折状且弯折方向与工作端的弯曲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过渡段呈圆弧弯曲状,过渡段与握持端、工作端之间均为平滑曲线过渡。
优选的,所述过渡段的截面呈月牙状且月牙的开口指向过渡段的曲率中心。
优选的,所述握持端的宽度从与过渡段连接处到端部逐渐变宽,且其端部为圆弧边。
优选的,所述工作端从与过渡段连接处到其端部逐渐收缩变窄成尖锐状。
优选的,所述工作端在其圆弧内侧设有防滑齿,防滑齿的延伸方向与工作端的宽度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握持端的板面上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设置1~3个,且通孔为圆形孔。
优选的,所述拉钩主体采用2Cr13材质板材制成,且板材厚度为3mm。
优选的,所述拉钩主体的热处理硬度为44~48HRC。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进行手术时,医护人员握持本髋臼拉钩的握持端,将弯钩状的工作端以其弯钩处抵靠在骨骼上,即与骨骼的曲线处贴靠作为支点,牵引握持端,过渡段与工作端同时作用将手术处的肌肉组织牵引剥离开,满足手术要求,提高手术效率;
2)、圆弧弯曲状的过渡段有利于该处对肌肉组织的牵引,同时避免在牵引时对肌肉组织产生损伤;另外,过渡段与握持端、工作端之间均为平滑曲线过渡,也进一步避免拉钩在牵引时对肌肉组织产生损伤;
3)、防滑齿的设置防止工作端与骨骼贴合时发生滑移现象,从而对手术过程产生影响,防滑齿贴靠在骨骼上,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
4)、当医护人员通过拉钩将肌肉组织牵引剥离至符合要求位置后,通过在通孔上栓置坠物或者通过绳带固定至其他位置,使拉钩保持姿态和位置固定,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B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肥市五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肥市五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64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反复使用的货物周转箱
- 下一篇:一种垃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