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效避免背压供汽机组频繁启停的储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3515.8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2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亮;刘树昌;路武;叶春明;渠富元;王增泉;魏相文;李振兴;吴水龙;李振生;居文平;余小兵;吕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电厂 |
主分类号: | F22B33/18 | 分类号: | F22B33/18;F22D1/32;F01K7/44;F01K7/40;F01K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253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避免 背压供 汽机 频繁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效避免背压供汽机组频繁启停的储汽系统,包括锅炉,低压加热器和储汽装置;锅炉出口新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汽轮机的排汽一部分进入供汽母管,另一部分进入储汽装置;低压加热器的入口连接除盐水,出口连接高压加热器,除盐水经低压加热器和高压加热器升温后进入锅炉。本实用新型在厂内设置一套工业蒸汽存储系统,在夜晚用汽用户需求量降低时维持背压供汽机组最低负荷运行,将满足用户需求之外的富裕蒸汽存储,白天用汽量增大时释放工业蒸汽作为全厂供汽的补充,起到了错峰填谷的作用,可保障背压供汽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解决背压供汽机组因工业用汽用户峰谷差波动导致的频繁启停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网综合利用领域,涉及一种有效避免背压供汽机组频繁启停的储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燃煤清洁集中供热逐渐成为工业用汽、居民采暖的主要热源。工业供汽领域,容量在30MW~100MW之间的小型纯背压供汽机组因供汽能力高、经济性好、方式灵活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普遍按照三炉两机模式配置。不同于居民采暖的调质不调量特征,工业供热系统属于以需调供方式,用汽企业分散分布、生产规律导致昼多夜少甚至夜晚停工等实际情况导致工业用热量并不是稳定不变的。热源侧供汽能力的设计需满足用汽企业生产高峰需求,当夜晚用汽量大幅降低,若低于纯背压供汽机组汽轮机安全运行最小蒸汽流量时,背压机需停止运行;当白天用汽企业用汽量大幅增加时,背压机需投入运行以保证供汽量。背压供汽机组频繁、长周期的昼启夜停易引起设备质量隐患、运行成本增加、人员工作量增大等问题。
用汽量峰谷差引起背压供汽机组频繁启停问题,目前未有公开报道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避免背压供汽机组频繁启停的储汽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有效避免背压供汽机组频繁启停的储汽系统,包括:
锅炉,所述锅炉出口新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汽轮机的排汽一部分进入供汽母管,另一部分进入储汽装置;
低压加热器,所述低压加热器的入口连接除盐水,出口连接高压加热器,除盐水经低压加热器和高压加热器升温后进入锅炉;
储汽装置,所述储汽装置并联在供汽母管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低压加热器的汽源来自汽轮机的排汽,高压加热器的汽源来自汽轮机的某级抽汽。
所述储汽装置并联在供汽母管的第一阀门组上;储汽装置的蒸汽入口与供汽母管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组,供汽出口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组;储汽装置的供汽出口与供汽母管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减压阀。
所述储汽装置的除盐水入口处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组。
所述储汽装置包括储水箱体,所述储水箱体的下部为储水区,上部为雾化换热区;储水区的底部开设低温除盐水补水入口和循环水出口,上部开设供汽出口;
储水箱体上部的雾化换热区为立式圆柱状筒形结构,雾化换热区的侧面开设若干入口,其中半周为蒸汽入口,另一半周为除盐水入口;蒸汽入口与工业蒸汽环管相连通,除盐水入口与除盐水环管相连通。
所述工业蒸汽环管的末端与除盐水环管的末端均设置有雾化喷嘴,这些雾化喷嘴在雾化换热区形成环状管网。
所述雾化喷嘴在圆周方向及高度方向均匀布置。
所述循环水出口上连接自循环管道泵,自循环管道泵的出口与除盐水环管的入口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电厂,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3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