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储保温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1034.3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1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楚均;张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帅翼驰(上海)铝合金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00;F27D1/18;F27D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锡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1 | 代理人: | 肖小红 |
地址: | 201514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储保温炉,所述保温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为空腔结构,所述炉体设置有熔化室、放汤室、炉门、清渣口和出液口,所述熔化室和放汤室均设置在炉体的内腔中,所述熔化室设置在炉体左侧,所述放汤室设置在炉体右侧,所述熔化室与放汤室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炉门和清渣口皆设置在炉体的正面,所述出液口设置在炉体的右侧壁处,所述炉体的左侧设置有铝液提升出口、加料池和耙灰室,通过在保温炉的炉壳外壁上包裹外部保温层,有效降低了炉壳的温升,降低了炉壳外表面热能的散失,提高了供热效率,增强了保温效果,炉镗全封闭设计,可单独作为保温炉使用,静置溶液,使溶液品质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炉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中储保温炉。
背景技术
从古代开始,人们就掌握了冶金的技术,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融合了冶金的发展,冶金就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将金属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冶金是一项从金属矿中提炼金属、提纯与合成金属,以及用金属制造有用物质过程的技术,金属冶炼后得到的液体被用来制造各种金属物品,而金属液体的纯度则影响着制造好的金属物体的品质,所以提纯金属液体的纯度在冶金中是十分重要的,想要提高纯度就需要进行金属液体的沉淀和过滤,而想要进行金属液体的沉淀和过滤就需要保持金属液体的温度使其不会过早的冷却,如果金属液体直接放置在自然界中则会很快就冷却了,这时就需要用到保温炉进行保温用以延迟其冷却速度,甚至是在需要时进行加热,保温炉对于冶金加工业而言极其重要,但现有的保温炉基本上大多只起到保温的作用,附带可以沉淀熔渣,但并不能提高加热保温,而且沉淀熔渣所达到的过滤作用也十分有限,致使金属液体的纯度不够高,从而导致成型后的金属物品的品质受影响,所以研究和开发一种新型保温炉意义非凡。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储保温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储保温炉所述保温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为空腔结构,所述炉体设置有熔化室、放汤室、炉门、清渣口和出液口,所述熔化室和放汤室均设置在炉体的内腔中,所述熔化室设置在炉体左侧,所述放汤室设置在炉体右侧,所述熔化室与放汤室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炉门和清渣口皆设置在炉体的正面,所述出液口设置在炉体的右侧壁处,所述炉体的左侧设置有铝液提升出口、加料池和耙灰室,所述铝液提升出口设置在加料池一侧,所述耙灰室设置在加料池的另一侧,所述耙灰室设置有铝液入口和耙渣口。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包括外层、炉壳和内层,所述外层包括反射膜、纤维棉和陶瓷纤维板,所述反射膜、纤维棉和陶瓷纤维板由内向外依次层叠形成外部保温层,所述炉壳为金属层,所述内层为通过预烧结工艺制作的炉胆。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保温层在炉门的位置处开设有与炉门形状相同的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铝液提升出口、加料池和耙灰室分别通过管道密封连接到炉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炉门、清渣口和出液口下表面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陶瓷纤维棉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口上方设置一出口盖,所述出口盖外侧设置有金属安全网。
进一步的,所述炉门上开设有观察窗口以用于观察保温炉内部反应情况,所述观察窗口为圆形,所述观察窗口采用钢化玻璃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保温炉的炉壳外壁上包裹外部保温层,有效降低了炉壳的温升,降低了炉壳外表面热能的散失,提高了供热效率,增强了保温效果,炉镗全封闭设计,保温更好,节能环保,无污染;整体结构紧凑美观的优点,且炉体经久耐用、无需更换;可单独作为保温炉使用,静置溶液,使溶液品质更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帅翼驰(上海)铝合金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帅翼驰(上海)铝合金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10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