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长短脚线束刺破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50452.0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2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蔡动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凯翰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1 | 分类号: | H01R43/01;H01R4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沈彬彬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长短 脚线束 刺破 | ||
1.一种全自动长短脚线束刺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传送组件、刺破组件、切刀组件、拉线夹爪和移线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输通道和第一机械手;所述刺破组件包括第一压力件和与所述第一压力件配合的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和所述机体连接,且所述对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压力件的下方,所述第一机械手用于将连接头从所述传输通道移至所述对接件上;所述拉线夹爪用于夹持线束,且所述拉线夹爪能够通过第一推动件与所述机体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第三推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切刀组件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切刀组件包括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沿连接线的方向设置,用以切断不同的所述连接线;所述移线组件包括夹线件,所述夹线件能够将连接线从所述切刀组件移至所述对接件上,所述连接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压力件与所述连接头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长短脚线束刺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夹爪通过支撑座和所述第一推动件连接,所述拉线夹爪包括连接板、第一动力源、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支撑座固定,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臂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支臂的中部共同铰接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二支臂的相对设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铰接,且所述第一连杆的游离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游离端共同铰接于所述第一动力源的伸出端处;所述第一动力源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第一支臂的游离端和所述第二支臂的游离端相对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长短脚线束刺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传输通道固定;所述限位板包括位于其游离端的弯折部,用于限制所述连接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长短脚线束刺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剥线夹爪,所述剥线夹爪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二动力源和锁定板;所述锁定板和所述机体连接,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中部共同铰接于所述锁定板上,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一端和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二夹持臂的相对设置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杆铰接,且所述第三连杆的游离端和所述第四连杆的游离端共同铰接于所述第二动力源的伸出端处;所述第二动力源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带动所述第一夹持臂的游离端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游离端相对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长短脚线束刺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板通过第二推动件和所述机体连接,以带动所述锁定板沿直线运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长短脚线束刺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位于其游离端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位于其游离端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长短脚线束刺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组件还包括第三切刀、第四切刀和主动件,所述第三切刀和所述第四切刀沿所述连接线的方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三切刀和所述第四切刀均位于所述第一切刀和所述第二切刀之间;所述第三切刀和所述第四切刀均与所述主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切刀和所述第四切刀同步地沿竖直方向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长短脚线束刺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切刀和所述第一切刀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切刀和所述第四切刀之间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长短脚线束刺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推动件包括螺杆和两座体,两所述座体分别与两所述切刀组件连接;所述螺杆包括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且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的螺纹相反;两所述座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长短脚线束刺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通过第四推动件滑动连接有下料夹爪,所述下料夹爪包括第三动力源、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所述第三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固定臂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固定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凯翰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凯翰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504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上料的摇山筛
- 下一篇:智能存取书柜的柜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