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带式肩托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9970.0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8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肖少华;樊巍;代菁;许涛;肖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2 | 分类号: | A61F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张敏 |
地址: | 43003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带 式肩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带式肩托,该肩托包括背带构件和袖套构件;所述背带构件包括与人体背部贴合的背带本体,所述背带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肩带,所述肩带的底部自由端可沿人体的腋下缠绕后与肩带的上部粘接;所述袖套构件包括袖套本体,所述袖套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根绑带,所述绑带的自由端可向上弯曲后沿背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背带本体的背面粘接。本实用新型的背带式肩托能优化肩托力线,有效地纠正患者的异常姿势,提高患者坐位、立位及步行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带式肩托。
背景技术
目前,预防肩关节半脱位常用的几款肩托常利用束带或托板通过对患侧肩关节提供向心拉力和保护,达到预防半脱位的目的。然而,这类肩托通常是将束带拉至对侧腋下或腰部,受力不均匀、不对称,造成局部压力过大,改变了人体的正常生物力线,增加了病人的不适。
现有较为新型的支撑型肩关节保护康复器,虽然可以较好地解决血液循环及局部受力问题,但仍因该装置体积大、重量大,对患者的姿势产生了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背带式肩托,该肩托能优化肩托力线,有效地纠正患者的异常姿势,提高患者坐位、立位及步行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带式肩托,包括背带构件和袖套构件;所述背带构件包括与人体背部贴合的背带本体,所述背带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肩带,所述肩带的底部自由端可沿人体的腋下缠绕后与肩带的上部粘接;
所述袖套构件包括袖套本体,所述袖套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根绑带,所述绑带的自由端可向上弯曲后沿背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背带本体的背面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肩带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贴片,所述肩带的上部设置有与第一贴片粘贴配合的第一毛面层。
进一步地,所述袖套本体具有小径端和大径端,所述袖套本体的直径由大径端向小径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袖套本体的小径端上设置有切口,所述切口的一侧设置有锁紧绑带,所述锁紧绑带的自由端可绕过切口将袖套本体的小径端与人体的手臂绑紧。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绑带上设置有第二贴片,所述袖套本体的小径端表面设置有与第二贴片粘贴配合的第二毛面层。
进一步地,所述袖套本体的大径端与绑带的一端固定,所述绑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贴片,所述背带本体的背侧设置有与第三贴片粘贴配合的第三毛面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贴片、第二贴片、第三贴片均采用勾面魔术贴。
再进一步地,所述袖套本体用于套设在人体患侧肩的上臂上,所述大径端位于小径端的上方;所述绑带的自由端向上弯曲后沿背带本体的长度方向由患侧肩粘贴至健侧肩。
更进一步地,所述背带构件和袖套构件为弹性毛面布料制成的柔性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的背带式肩托可以优化患者穿戴肩托时的力线,将承托患侧上肢的力量均匀分布在整个背部,并利用背带的设计矫正患者驼背,缓解胸大肌的痉挛,不但穿戴更舒适,而且能够纠正异常姿势。
其二,本实用新型的背带式肩托的袖套构件设计有绑带,穿戴时绑带沿着背带本体部分从患侧肩一直粘到健侧肩,达到固定袖套、防止肩半脱位的作用。
其三,本实用新型通过背带构件和袖套构件相结合,能有效的纠正患者的异常姿势,提高患者坐位、立位及步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背带式肩托中的背带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9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支吊架定位冲孔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