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感应换气防水涂料养护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49401.6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6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创霞;郑德升;杨晋;毛海勇;刘洋;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建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B01L7/00;B01D53/04;G01N33/3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严刘英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感应 换气 防水涂料 养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感应换气防水涂料养护箱,涉及防水涂料养护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设置有恒温恒湿内腔的箱体,恒温恒湿内腔中安装有VOC传感器,恒温恒湿内腔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电动阀和进气扇,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电动阀和出气扇,进气扇与出气扇通过同步转动装置连接,进气扇或出气扇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出气管连接于尾气处理罐上,VOC传感器、进气电动阀、出气电动阀和电机电连接于控制器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水涂料养护箱不能有效散发VOC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涂料养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感应换气防水涂料养护箱。
背景技术
防水涂料在进行试验检测前,需要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温度23±2℃,湿度50±10%)养护至少24小时,防水涂料养护箱可以提供恒温恒湿的条件,使涂料成型达到检测要求。
目前市面上的养护箱能够实现恒温恒湿功能,但是由于防水涂料在养护过程中会挥发有害气体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随着养护时间增长,VOC浓度增加,增加了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感应换气防水涂料养护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水涂料养护箱不能有效散发VOC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自感应换气防水涂料养护箱,其包括设置有恒温恒湿内腔的箱体,恒温恒湿内腔中安装有VOC传感器,恒温恒湿内腔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电动阀和进气扇,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电动阀和出气扇,进气扇与出气扇通过同步转动装置连接,进气扇或出气扇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出气管连接于尾气处理罐上,VOC传感器、进气电动阀、出气电动阀和电机电连接于控制器上。
进一步地,恒温恒湿内腔中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有若干隔板,隔板上密集分布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透气孔。通过设置的隔板使恒温恒湿内腔中可以放置更多的防水涂料,也使放水涂料在防护箱中放置得更加规整,而隔板上设置的透气孔使内腔中能够进行正常的气流交换,保证换气过程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进气管垂直于箱体的后板,出气管垂直于箱体的顶板,进气扇和出气扇分别设置于进气管和出气管内且均朝向恒温恒湿内腔的一端。进气管设置在不容易看到的防护箱后板上,使防护箱的外形更加美观,防护箱的后面相比于底面的空间更宽敞,空气流通性更好,有利于保证换气到恒温恒湿内腔中气体的质量。
进一步地,同步转动装置包括与电机的输出轴平行设置的中间轴,中间轴的一端设置有带传动机构,中间轴的另一端设置有锥齿轮传动机构。电机的输出轴与进气扇的转轴同轴连接,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带传动机构同步转动连接于中间轴上,中间轴通过锥齿轮传动机构连接于出气扇的转轴上。
由于进气扇和出气扇之间间隔的距离较长,通过带传动能够提高传动效率,有利于保证出气扇与进气扇之间转动的一致性;锥齿轮传动机构将中间轴的转动传递到与中间轴垂直的出气扇上,从而通过机械结构使进气扇与出气扇同步动作,提高了可靠性,使智能控制过程更加简单,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尾气处理罐包括从外到内套叠设置的外罐、吸附剂筒和集流管,外罐的下部设置有与出气管连通的进灌口,集流管的上部通过延长管通到外罐外。外罐起着密封和支撑的作用,吸附剂筒用于装能够吸附VOC的吸附剂,比如活性炭,集流管用于收集经过吸附剂吸附净化后的空气并排出。
进一步地,进灌口与吸附剂筒的侧壁通过布气道连通,吸附剂筒的侧壁板以及集流管上均密集分布有透气孔。布气道用于将进灌口进入的气流均匀导向吸附剂筒的整个侧壁上,吸附剂筒内填充吸附剂后,整个吸附剂筒的侧壁都是吸附面,能够提高尾气处理效率和效果。
进一步地,集流管从吸附剂筒的上端沿轴向延伸至吸附剂筒的下端,使得集流管能够高效地将各个方向上经吸附剂处理后的气体收集并一起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建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建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49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肥造粒机
- 下一篇:一种内置磁体锁环的内星轮装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