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血管内科听诊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8237.9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6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海;李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海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25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血管 内科 听诊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听诊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心血管内科听诊器,针对现有的听诊器在使用时,大多由医师手持听诊头贴于患者身体外部进行听诊,男医师在对女性患者进行听诊时,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不便于尴尬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听诊头,所述听诊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柱形槽,柱形槽内设有L形连接杆的一端,所述L形连接杆的另一端滑动安装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L形连接杆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把手,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的设置增加了医师手部与女性患者之间的距离,避免检查时不需不便,同时把手的使用位置及角度均可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听诊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听诊器自从1817年3月8日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通常由听诊头、导音管、耳挂组成。
现有的听诊器在使用时,大多由医师手持听诊头贴于患者身体外部进行听诊,男医师在对女性患者进行听诊时,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不便于尴尬,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心血管内科听诊器,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听诊器在使用时,大多由医师手持听诊头贴于患者身体外部进行听诊,男医师在对女性患者进行听诊时,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不便于尴尬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心血管内科听诊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血管内科听诊器,包括听诊头,所述听诊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柱形槽,柱形槽内设有L形连接杆的一端,所述L形连接杆的另一端滑动安装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L形连接杆的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把手;
所述柱形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正多边形块,L形连接杆位于柱形槽内的一端开设有正多边形槽,正多边形块与正多边形槽相卡装。
优选的,所述L形连接杆位于连接块外侧的一端开设有滑槽,移动杆的外侧与滑槽的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L形连接杆的外侧螺纹安装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与移动杆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柱形槽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滑动安装有环形板,环形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复位弹簧的一端,两个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均与环形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L形连接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挤压块,两个挤压块的一侧均与环形板远离复位弹簧的一侧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使用时,医师手握把手,通过L形连接杆和连接块的设置,增加了医师手部与女性患者之间的距离,避免检查时不需不便;
(2)本方案通过拧松锁紧螺栓,可以使移动杆在滑槽内滑动,进而对把手的位置进行调整,然后拧紧锁紧螺栓,对移动杆进行固定,向左拉动L形连接杆,使L形连接杆上的正多边形槽与正多边形块分离,同时,L形连接杆带动两个挤压块挤压环形板,使环形板压缩两个复位弹簧,此时L形连接杆可以转动,通过L形连接杆的转动可以对把手的使用角度进行调整;
(3)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的设置增加了医师手部与女性患者之间的距离,避免检查时不需不便,同时把手的使用位置及角度均可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血管内科听诊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血管内科听诊器的听诊头与连接块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血管内科听诊器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海,未经张建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8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