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态储氢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7996.3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1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凌兆蔚;刘新;杨兴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佳华利道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1/00 | 分类号: | F17C11/00;F17C13/00;F17C13/06;F16L53/7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容器 | ||
1.一种固态储氢容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容器主体、端盖、进液口、出液口、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容器主体内设有多条储氢管道和多条冷却管道,所述储氢管道和所述冷却管道均将所述容器主体相对的两端贯通,多条所述储氢管道之间连接导通,且每条所述储氢管道至少与一条所述冷却管道相邻排列布置;
所述容器主体相对的两端均安装有所述端盖,所述端盖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表面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储氢管道互不相通,每条所述冷却管道相对的两端均分别与两所述端盖上的所述导流通道导通,以使多条所述冷却管道之间连接导通;
所述进液口与其中一条所述导流通道连接导通,所述出液口与相同或另一条所述导流通道导通;
所述进气口与其中一条所述储氢管道连接导通,所述出气口与相同或另一条所述储氢管道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储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与一所述储氢管道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出气口与一所述储氢管道的一端密封连接,其余各所述储氢管道的每端均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封堵于所述储氢管道与所述端盖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储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管道的端口内壁设有凸台,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凸台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储氢容器,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储氢管道呈矩阵排列布置,至少有部分所述冷却管道以同时与四条所述储氢管道相邻的方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态储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包括主冷却管道和副冷却管道,所述主冷却管道以同时与四条所述储氢管道相邻的方式布置,所述副冷却管道与所述容器主体的外表面相邻布置,所述副冷却管道以同时与两条所述储氢管道相邻的方式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储氢容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条所述储氢管道之间呈并排布置,每条所述储氢管道的管壁上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将相邻的所述储氢管道连接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态储氢容器,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储氢管道相对的两端均设有所述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态储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侧壁上设有多个加工孔,所述加工孔贯通所述容器主体的内外,每个所述加工孔内安装有封堵件,所述储氢管道在与所述加工孔对准的位置设有所述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储氢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导流通道包括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和第三导流通道;
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设于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所有所述冷却管道导通;
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三导流通道设于所述第二端盖上,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与所述第三导流通道互不导通;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与一部分所述冷却管道导通,所述第二导流通道还与所述进液口连接导通;所述第三导流通道与其余的所述冷却管道导通,所述第三导流通道还与所述出液口连接导通,以使经所述进液口输入的冷却液需要流经所有所述冷却管道后才能经所述出液口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态储氢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设于所述第二端盖上,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与不同的所述储氢管道连接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佳华利道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佳华利道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79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安瓿瓶开启工具
- 下一篇:一种双面止回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