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测体温、血氧、脉搏以及血压的耳机式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36783.9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5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51;A61B5/00;G01J5/00;A61B5/145 |
| 代理公司: | 广东腾锐律师事务所 44473 | 代理人: | 莫建坤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体温 血氧 脉搏 以及 血压 耳机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测体温、血氧、脉搏以及血压的耳机式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入耳检测的壳体,其内部设置用于各项人体生命体征检测的若干检测器件;还包括用于针对耳部进行人体生命体征数据采集的检测区域,分别为血压测量部、体温测量部、脉搏测量部、以及采血检测部,其中,体温测量部带有用于射出光线的孔位,以使红外线光源直接射到耳膜上而准确测温;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使数据传输至外部手机用户端或PC客户端。本实用新型不仅体积显著地变小且方便应用,使其具备进一步增强诸多检测功能的可行性,利于使用者的人体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健康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测体温、血氧、脉搏以及血压的耳机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地域的不同,其医疗资源和医疗机构的地域覆盖度和可持续性投入并不完全相同,即便是医疗条件优越的区域,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很多人群也无暇顾及自身的健康问题,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定期去进行身体检查,人们也不方便甚至无法到医疗或体检机构进行定期体检,甚至是根本缺乏健康检查意识;再者,人们的定期体检意识可能会受到目前医疗资源限制的影响,认为体检周期应该很长,这些状况都不利于需要定期体检的人群,会导致体检数据不具备连贯性,非常不利于日常健康状况的监控和常见疾病的预防。
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便于自行检查的体检设备以及一些可穿戴便于自行检测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缓解以上问题,但是,大部分此类产品其枯燥乏味、功能有限、构造不便于自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设计人员通过对以往同类的人体健康检测产品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以往的同类装置之所以存在诸多局限的因素主要在于,其产品结构设计不合理且产品内部的空间没有被合理规划与利用,这些基本因素首先就阻碍了技术人员通过该产品实现多项人体健康检测的可行性。
对于目前所推出的众多的可穿戴的人体健康检测产品,其应用时较为局限的原因还在于其产品构造限制了应用功能,应用功能受限则致使能够测量的体征并不够全面,无法系统地反映人体健康状况,同时,现有的这些产品其体积都无法真正的达到便携式、小型化、以及不符合人性化设计需求。
综上分析,本实用新型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应用进行经验总结之后,提出一种便于测体温、血氧、脉搏以及血压的耳机式检测装置,通过合理地利用其内部空间来设计分别与检测体温、检测血氧、检测脉搏、检测血压相关的检测组件,从而实现对以往同类产品的优化,不仅其体积较小且方便应用,还可使其具备增强检测功能的可行性。因而,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缓解、部分解决或完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也是为了满足技术人员日后进一步布局用于增强检测功能的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测体温、血氧、脉搏以及血压的耳机式检测装置,通过合理地利用其内部空间来设计分别与检测体温、检测血氧、检测脉搏、检测血压相关的检测组件,从而实现对以往同类产品的优化,不仅其体积较小且方便应用,还可使其具备增强检测功能的可行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测体温、血氧、脉搏以及血压的耳机式检测装置,包括:
用于入耳检测的壳体,其内部设置用于各项人体生命体征检测的若干检测器件;
用于针对耳部进行人体生命体征数据采集的各个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域所在位置各自分别对应一不同的检测器件,这些检测区域包括:与血压传感器所在位置相对应的血压测量部、与红外线感应器所在位置相对应的体温测量部、与脉搏传感器所在位置相对应的脉搏测量部、以及与采血器所在位置相对应的采血检测部,其中,体温测量部带有用于射出光线的孔位,以使红外线光源直接射到耳膜上而准确测温;
用于处理检测器件信号的信号处理模块,其接收并处理来自检测器件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中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67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酸试管盖架
- 下一篇:一种电梯用防水电控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