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工程的防堵塞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5358.8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4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杰;沈家君;赵宇;全斐;李翔翔;周杨;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F16L55/2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孙梦娅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工程 堵塞 排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工程的防堵塞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筛网,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筛网,该用于隧道工程的防堵塞排水结构,通过排水管、密封板、固定架、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网兜之间的配合设置,当排水管内部有杂物时,经过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阻拦,可有效将杂物进行过滤,然后直接落入网兜内部进行储存,并且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窗及时观察到网兜杂物储存量的情况,便于及时将网兜取出进行清理,从而保证排水管不易出现堵塞,提高排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隧道工程的防堵塞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
隧道工程中,通常通过设置排水沟将隧道内的积水集中并通向废水泵房从而排出。针对不同类型的道床结构,往往会存在明沟及暗沟,其中明沟中的垃圾较易清理,明沟不易发生堵塞现象,而暗沟由于其被遮盖所导致垃圾滞留在内部无法有效取出,进而导致隧道排水沟堵塞,隧道内积水无法顺利排出的情况发生。一旦隧道内积水无法排出则会留在隧道内,对设备及行车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工程的防堵塞排水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隧道工程的防堵塞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筛网,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筛网,所述固定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网兜,所述固定架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外表面套接有定位管。
可选的,所述定位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
可选的,所述密封板与排水管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密封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提手的材质为不锈钢。
可选的,所述密封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
可选的,所述定位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工程的防堵塞排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隧道工程的防堵塞排水结构,通过排水管、密封板、固定架、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网兜之间的配合设置,当排水管内部有杂物时,经过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阻拦,可有效将杂物进行过滤,然后直接落入网兜内部进行储存,并且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窗及时观察到网兜杂物储存量的情况,便于及时将网兜取出进行清理,从而保证排水管不易出现堵塞,提高排水效率。
2、该用于隧道工程的防堵塞排水结构,通过定位柱与定位管的设置,可以保证固定架放置时,不仅牢固性高,而且保证其位置不易发生移位,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提手的设置,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杂物进行清理时,可以更加省力的将杂物捞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5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带走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锂电池加工用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