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摄像头高效对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3932.6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9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田勇军;李森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鑫众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8 | 分类号: | G02B7/08;G03B13/34;H04N5/225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周游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头 高效 对焦 装置 | ||
本新型涉及一种双摄像头高效对焦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封装壳、摄像头承载架、驱动线圈、驱动磁铁、霍尔感应磁铁及柔性电路板,封装壳包覆在承载底座上端面并与承载底座构成横断面呈矩形的承载室,摄像头承载架嵌于承载室内并与封装壳内侧面滑动连接,摄像头承载架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三个驱动磁铁,各驱动磁铁对应封装壳内侧面位置设驱动线圈,霍尔感应磁铁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驱动磁铁之间的摄像头承载架外侧面,柔性电路板嵌于承载底座下端面。本新型结构简单,集成化程度高,驱动力输出稳定性好,有效的提高了驱动响应速度且及控制精度,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对焦作业中机械摩擦力造成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频检测装置,确切的是一种双摄像头高效对焦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为了满足对高质量照片、视频文件拍摄需要以及满足手势识别、面部识别等3D扫描作业的需要,手机等设备均逐步采用了摄像头结构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在使用中发现,当前所使用的双摄像头在进行对焦作业时,均采用的传统单摄像头对焦原理及驱动结构,如专利申请号为“”2016202638187的“一种双摄像头使用的闭环双驱动自动对焦装置”及申请号为“”的“2017200297301”的“双摄像头自动对焦装置”,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但仅仅是基于单摄像头结构进行简单结构调整,从而一方面导致驱动摄像头对焦机构结构相对复杂,且机械结构磨损相对较大;另一方面也不同程度存在驱动力分布不均,从而导致对焦响应速度低下、对焦驱动力稳定性差,从而造成当前双摄像头设备运行时对焦精度及效率相对低下、设备使用稳定性不足且使用寿命。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开发一种结合双摄像头特点的新型双摄像头高效对焦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摄像头对焦装置。该新型较传统的双摄像对焦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化程度高,驱动力输出稳定性好,有效的提高了驱动响应速度且及控制精度的优点,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对焦作业中机械摩擦力造成的影响,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并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摄像头高效对焦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封装壳、摄像头承载架、驱动线圈、驱动磁铁、霍尔感应磁铁及柔性电路板,封装壳包覆在承载底座上端面并与承载底座构成横断面呈矩形的承载室,承载底座上端面设两个定位槽,定位槽对应的封装壳上设与定位槽同轴分布的透孔,且两个定位槽轴线相互平行分布,摄像头承载架嵌于承载室内,与承载室同轴并与封装壳内侧面滑动连接,摄像头承载架与定位槽对应位置设与定位槽同轴分布的摄像头安装孔,摄像头承载架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三个驱动磁铁,且驱动磁铁分别分布在摄像头承载架中点及两个摄像头安装孔轴线对应位置的摄像头承载架外侧面,各驱动磁铁对应封装壳内侧面位置设驱动线圈,各霍尔感应磁铁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驱动磁铁之间的摄像头承载架外侧面,柔性电路板嵌于承载底座下端面,分别与各驱动线圈电气连接,且柔性电路板前端面位于承载底座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承载架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至少一条与摄像头安装孔轴线平行分布的滑槽,并通过滑槽与封装壳侧壁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包括槽体及滚珠,所述槽体为“凵”字形槽状结构,其底部与摄像头承载架外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滚珠若干,沿槽体轴线均布在槽体内,且滚珠前端面超出槽体槽体前端面至少1毫米并与封装壳侧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磁铁、霍尔感应磁铁均嵌于摄像头承载架外侧面,并与摄像头承载架外侧面平行分布,其中所述驱动磁铁表面面积为其对应驱动线圈面积的50%—90%。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线圈间通过柔性电路板相互混联。
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电路板为基于单片机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柔性电路板上另设电子开关电路、霍尔传感器及至少两个接线端子,其中一个接线端子位于承载底座内,并分别与电子开关电路及各驱动线圈电气连接,另一个接线端子嵌于承载底座底部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鑫众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鑫众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3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线杆辅助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附式搬运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