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30844.0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45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晓惠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 |
代理公司: | 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9 | 代理人: | 林志杰 |
地址: | 35030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浇口 粉碎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空腔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底端两侧均焊接有支脚,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内壁上焊接有隔板,隔板将装置本体分隔成初级粉碎室和强力粉碎室,所述隔板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且初级粉碎室、通孔和强力粉碎室依次连通,所述初级粉碎室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外套设有压筒,所述初级粉碎室的底端内壁上斜块,所述初级粉碎室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料口,进料口的一侧内壁上铰接有盖板,所述强力粉碎室内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侧焊接有多个搅拌杆。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粉碎效果显著,并且均匀,缩短粉碎周期,有效提高注塑模具浇口的回收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的浇口是接通主流道(或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所以它是整个流道系统中截面积最小的部分,但是它却具有超大的作用。注塑模具的浇口是按控制品尺寸进行各零件的设计及确定各零件之间的组合方式来进行的,它的作用还取决于它的位置的缺点。现有的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结构复杂,通常一次性粉碎完成,粉碎周期较长,粉碎效果较差,影响注塑模具浇口的回收质量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为空腔结构,所述装置本体的底端两侧均焊接有支脚,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内壁上焊接有竖直设置的隔板,隔板将装置本体分隔成初级粉碎室和强力粉碎室,所述隔板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且初级粉碎室、通孔和强力粉碎室依次连通,所述初级粉碎室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外套设有压筒,所述初级粉碎室的底端内壁上斜块,所述初级粉碎室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料口,进料口的一侧内壁上铰接有盖板,所述强力粉碎室内设有竖直设置的转动轴,转动轴的两侧焊接有多个水平设置的搅拌杆,所述装置本体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连接,装置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连接,所述强力粉碎室内分别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和调节板,其中转动轴、固定板和调节板依次由上到下设置,固定板与强力粉碎室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开口,调节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相对应,所述装置本体靠近强力粉碎室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口,调节口内设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与调节板固定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手柄,且手柄位于装置本体的外侧,所述装置本体的底端还开设有与强力粉碎室连通的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斜块位于隔板的底部,斜块与压筒之间设有间隔,且斜块靠近隔板的一侧所处水平高度小于斜块远离隔板的一侧所处水平高度。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为螺旋杆,且搅拌杆靠近转动轴的一侧螺距大于搅拌杆远离转动轴的一侧螺距。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卡槽内安装有轴承,且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卡槽内,转动轴通过轴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斜块靠近强力粉碎室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安装有横杆,且横杆的一端与调节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和调节板滑动连接,第一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二开口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初级粉碎室和强力粉碎室的设置,方便双重粉碎注塑模具浇口,粉碎充分均匀,并缩短粉碎周期,并利用拉动手柄带动调节杆和调节板转动,使得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自由对接,方便控制是否出料以及出料量,有效提高注塑模具浇口的回收效率和质量,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粉碎效果显著,并且均匀,缩短粉碎周期,有效提高注塑模具浇口的回收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浇口粉碎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晓惠,未经林晓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30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锻件锻造模具的减震导向结构
- 下一篇:一种蜡笔、签字笔笔管自动印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