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智能增氧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14409.9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7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金;杨磊;郑德敬;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慧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谷金颖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智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智能增氧结构,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分别通过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带动两个第二齿轮转动,进而使两个第二齿轮带动驱动浆转动,从而完成从动水浆、浮排以及固定框架整体的前行移动,当需要转弯时,控制主板控制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停转,即可完成装置整体的转向,在此过程中,浮排上的距离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浮排与墙体的距离,以避免装置整体发生碰撞,从而使装置整体得以边移动边为水塘增氧,进而提升增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智能增氧结构。
背景技术
增氧设备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目前,现有的增氧设备大多都是只能对放置区域的水内进行增氧,不便于快速为整个水塘进行增氧,从而无法提升增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产养殖智能增氧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智能增氧结构,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共同啮合连接有第一链条,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靠近第一转动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远离固定框架内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均啮合连接有驱动浆,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的顶端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四齿轮共同啮合连接有第二链条,所述固定框架的顶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固定连接有储气缸,所述储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曝气盘,且曝气盘位于固定框架的底部,所述固定框架的顶端靠近第一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所述固定框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浮排,两个所述浮排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靠近驱动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框架远离两个驱动浆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从动水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机罩与第二电机罩,且第一电机罩与第二电机罩均与固定框架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链条罩与第二链条罩,所述第一链条罩第一电机罩、固定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链条罩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电机罩、固定框架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主板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风机、距离传感器之间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慧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慧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4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炼钢用烟道清洗装置
- 下一篇:自动旋转环保无烟电烤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