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接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413711.2 | 申请日: | 2020-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1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韩照;杨丰收;石鑫;贺子龙;葛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15/00 | 分类号: | B23B15/00;B23Q7/00;B23Q7/10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郭斌斌 |
| 地址: | 317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接料装置,属于机床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数控车床自动化程度低导致下料效率低下的问题。本装置包括液压动力组件和具有内腔的摆臂壳,液压动力组件包括转轴一,摆臂壳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转轴一穿过安装孔一与摆臂壳固定且两者同步转动,转轴一上还套设有当转轴一转动时保持静止的同步轮一,安装孔二内穿设有能相对摆臂壳周向转动的转轴二,摆臂壳内的转轴二上套设有与转轴二周向固定的同步轮二,同步轮一与同步轮二通过同步带连接,转轴二左端裸露在摆臂壳外且其上固定有接料盒。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自动化接料,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接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各种数控车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小型零件的自动下料方式越来越多,现有下料装置往往需要对机床某些单元结构、防护钣金进行改造,大范围的破坏原有机床的结构。而且安装起来的下料装置往往也只能实现机内下料,无法做到更高自动化水准的机外下料且将料直接运输到相应容器中,所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是当下刻不容缓要处理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接料装置。它所解决的是现有数控车床自动化程度低导致下料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接料装置,包括固定在主轴箱上的液压动力组件和具有内腔的摆臂壳,液压动力组件包括一提供动力的转轴一,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壳左侧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所述转轴一穿过安装孔一与固连在摆臂壳内腔上的连接座周向固定且当转轴一周向转动时能带着摆臂壳同步转动,所述转轴一上还套设有当转轴一转动时保持相对静止的轴套和同步轮一,所述同步轮一的左端面与轴套的右端面固连,所述安装孔二内穿设有能相对摆臂壳周向转动的转轴二,摆臂壳内的转轴二上套设有与转轴二周向固定的同步轮二,所述同步轮一与同步轮二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转轴二左端裸露在摆臂壳外且其上固定有接料盒。
液压动力组件包括一提供动力的转轴一,液压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为转轴一能通过液压控制其周向转动,液压动力组件通过支架等配件固定在主轴箱上,转轴一伸出与加工工件的夹具头平行设置。摆臂壳左侧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摆臂壳呈长条状的外形,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分别开设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附近。安装孔一的作用在于转轴一能通过穿过安装孔一与摆臂壳的内腔侧壁进行固定,两者固定之后当转轴一周向转动时能带动摆臂壳一起周向转动。这样设置就能使得摆臂壳随着转轴一的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远离或者靠近机床的出料口。而安装孔二的作用是能穿设安装一根转轴二,转轴二的左端裸露在摆臂壳的左侧外且其上固定有接料盒,这样设置,摆臂壳转动靠近机床的出料口时,接料盒能刚好位于出料口的下方,当工件掉落能正好落入接料盒内。转轴二的右端还位于摆臂壳内,且转轴二的右端上连接有同步轮二,当同步轮二周向转动时候能带动转轴二也周向转动。而转轴二周向转动即可带动接料盒转动将料盒倾倒使得其内的工件能顺利掉出接料盒外,这样设置大大免去了手动取料的不便,大大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13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处理废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中间包上水口定位拆卸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