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心柄针灸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0405984.2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2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韩琳;崔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派芒针(天津)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300151 天津市河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心 针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心柄针灸针,包括针体以及针柄,针柄为实心体圆柱,一端开设有用于插入针体的中心孔,针体插入中心孔内与针柄挤压、粘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由金属缠绕丝制成针柄的制作工艺改进成为由金属、木质或塑材等材料制成的实心针柄,增加了针柄的强度,避免了医务人员在转捏针灸针时导致针柄弯曲变形的现象发生,提高入针深度的准确率,减轻工作难度,同时增加了针体与针柄的接触面积,使针体与针柄结合更加牢固,提升了针灸治疗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针柄表面压花,增加了手指与针柄之间的摩擦,在保证针灸针具的美观的同时,提升了使用时的掌控性,大大减少了脱柄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实心柄针灸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针灸针主要由针体和针柄构成,针灸针的针柄一般是采用缠绕丝,将缠绕丝与针体顶端部位同轴缠绕在一起从而形成针灸针。临床运用时,这种针灸针需要人工手动刺入,刺入过程中需要持续的转捏针灸针,但是针灸针的针柄部分较为纤细,在持续的转捏过程中,由于针柄部分较细,施力过大就会导致针灸针柄部分弯曲变形,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正常使用,增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这些因素也会影响针灸治疗的疗效。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给病人进行针灸治疗时,医务人员能够避免转捏导致的针柄弯曲变形,且不易脱柄,同时提升针灸治疗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的针灸针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心柄针灸针,解决现有技术中针灸针的针柄采用缠绕丝制成,造成医务人员转捏时导致的针柄弯曲变形,且容易脱柄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心柄针灸针,包括针体以及针柄,所述针柄为实心体圆柱,一端开设有用于插入针体的中心孔,所述针体插入所述中心孔内与所述针柄挤压、粘合连接。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实心柄针灸针。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由金属缠绕丝制成针柄的制作工艺改进成为由金属或其他材质制成实心针柄,增加了针柄的强度,避免了医务人员在转捏针灸针时导致针柄弯曲变形的现象发生,提高入针深度的准确率,减轻工作难度,同时增加了针体与针柄的接触面积,使针体与针柄结合更加牢固,提升了针灸治疗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针柄表面具有增加摩擦力的压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针柄的表面为压花,增加了手指与针柄之间的摩擦,在保证针灸针具的美观的同时,提升了使用时的掌控性,大大减少了脱柄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针柄直径Φ2为Φ1.0-2.5mm,所述针体直径Φ1为Φ0.14mm-0.45mm。
进一步的,所述针柄长度L1为30mm-80mm,所述针体长度L2为40mm-1500mm。
进一步的,所述针体采用奥氏体不锈钢丝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针体的强度,提高了针灸治疗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针柄为金属、木质或塑材材质制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图1附图中A区部分剖面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派芒针(天津)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韩派芒针(天津)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405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