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形秧苗浇水封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7739.1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3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文;王永福;王永禄;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源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14 | 分类号: | A01G25/14;A0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9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秧苗 浇水 封埯器 | ||
一种仿形秧苗浇水封埯器,包括右手把和左手把,所述右手把和左手把均采用钢管制作,上部向同一侧弯曲,所述右手把和左手把的中间交叉活动连接,连接处设有限位板和连接螺栓,所述右手把和左手把的下端均设有三个弧形的相对的封埯齿,所述右手把的顶部设有水管快速接头,所述右手把的中间设有联通左手把的连接水管,所述封埯齿均与右手把和左手把贯通。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弧形的、逐渐加长的封埯齿设计,使封埯时形成一个仿形中间凸的空间,简单实用,一次完成秧苗浇水、封埯培土,既减轻劳动力强度,又提高劳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移栽机具,尤其是一种仿形秧苗浇水封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业秧苗移栽种植过程中,需要依靠人工挖穴、移栽、浇水、封埯培土等多个作业步骤才能完成,存在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如何使用简单机具实现浇水、封埯培土等工序一次完成,来减轻劳动强度,满足农业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要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实现浇水、封埯培土一次完成的仿形秧苗浇水封埯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仿形秧苗浇水封埯器,包括右手把和左手把,所述右手把和左手把均采用钢管制作,上部向同一侧弯曲,所述右手把和左手把的中间交叉活动连接,连接处设有限位板和连接螺栓,所述右手把和左手把以中间的连接螺栓为支点自由开合,所述限位板可以限制右手把和左手把的最大开合角度,所述右手把和左手把的下端均设有三个弧形的相对的封埯齿,所述封埯齿采用弧度圆管焊接而成,封埯齿的末端切成30°斜口,用于减小拢土阻力,所述封埯齿的末端均设有直径5毫米的出水孔,所述右手把的顶部设有水管快速接头,所述右手把的中间设有联通左手把的连接水管,所述封埯齿均与右手把和左手把贯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弧形的、逐渐加长的封埯齿设计,使封埯时形成一个仿形中间凸的空间,保护秧苗不受伤害,使秧苗周圈形成一个土筑凹环,达到后期储存雨水的目的,提高秧苗抗旱保湿效果,简单实用,一次完成秧苗浇水、封埯培土,既减轻劳动力强度,又提高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中:1、右手把,2、水管快速接头,3、左手把,4、连接水管,5、限位板,6、封埯齿、7、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的一种仿形秧苗浇水封埯器,包括右手把1和左手把3,所述右手把1和左手把3均采用钢管制作,上部向同一侧弯曲,所述右手把1和左手把3的中间交叉活动连接,连接处设有限位板5和连接螺栓7,所述右手把1和左手把3以中间的连接螺栓7为支点自由开合,所述限位板5可以限制右手把1和左手把3的最大开合角度,所述右手把1和左手把3的下端均设有三个弧形的相对的封埯齿6,所述封埯齿6采用弧度圆管焊接而成,封埯齿6的末端切成30°斜口,用于减小拢土阻力,所述封埯齿6的末端均设有直径5毫米的出水孔,所述右手把1的顶部设有水管快速接头2,所述右手把1的中间设有联通左手把的连接水管3,所述封埯齿6均与右手把1和左手把3贯通。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水管连接到右手把1的水管快速接头2上,两手握紧左右手把,将其左右手把分开到适合宽度,此时前端封埯齿6已开口到适合位置,将左右两排封埯齿6对准田间移栽好的秧苗两侧插入,等水管中的水通过封埯齿6末端的出水孔流到秧苗浇水坑后,手持左右手把向内侧收紧,将秧苗根部两边的土壤聚拢实现封埯,使秧苗周圈形成一个土筑凹环,即完成秧苗浇水、封埯培土,简单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源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源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77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送带式避险车道
- 下一篇:一种灵活高效的熔炼炉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