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脱泥分级分选的锥式多重多级水力旋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95934.0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2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任瑞晨;李彩霞;安红运;张乾伟;赵靖雨;王国良;赵鑫;刘鑫;史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新工大矿物加工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5/34 | 分类号: | B03B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陈晓宁;张丽萍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级 分选 多重 多级 水力 旋流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脱泥分级分选的锥式多重多级水力旋流器,包括包括第一重水力旋流器、第二重水力旋流器和第三重水力旋流器;第一重水力旋流器的上方连接有锥式发生器,锥式发生器的1/5高度和2/5高度分别设有两个喇叭型渐缩管口,分别以切线方向连通四个第二重导流管,第二重导流管的末端分别连接四个第二重水力旋流器;锥式发生器的3/5高度和4/5高度分别设有两个喇叭型渐缩管口,分别以切线方向连通四个第三重导流管,四个第三重导流管的末端分别连接四个第三重水力旋流器。本实用新型将多重多级水力旋流器中的短路流和循环流导进导流管中,减少短路流和循环流进入溢流管概率,提高溢流煤泥质量,减少选别作业流程,降低煤泥分选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泥粒度分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脱泥分级分选的锥式多重多级水力旋流器。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原煤灰分高,加之机械化开采力度不断增强,原煤中煤泥含量不断提高,煤泥分选的任务不断加重,煤泥特征呈现“细、杂、贫、难”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用户对煤炭指标要求的增加以及国家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节约利用,对细粒煤的回收显得尤为重要;煤泥泥化现象严重影响选煤的清洁煤炭生产。金属矿选矿日益面临着“贫、细、杂”,品位降低、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多矿物共伴生等难题,需要细磨矿至超细磨矿;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资源节约,尾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也需要进一步磨细至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碎磨矿解离,进而脱泥分级分选问题。
然而,细粒煤由于受到原煤(矿)性质、分选工艺、分选设备的影响,呈现出难以高效回收的现状。水力旋流器是分级分选的一种高效设备,但是水力旋流器中矿浆流态复杂,其中的短路流和循环流会对溢流产物造成污染,溢流跑粗现象时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脱泥分级分选的锥式多重多级水力旋流器,可以将主水力旋流器中的短路流和循环流通过导流管进入下一重水力旋流器中进行分级,减少短路流和循环流对溢流产物的影响,使溢流产物更加高效地分离开,同时可以将煤泥与细粒级矿物分级成六种粒级(或更多级),减少选别作业流程,降低煤泥分选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脱泥分级分选的锥式多重多级水力旋流器,包括第一重水力旋流器、第二重水力旋流器和第三重水力旋流器;所述第一重水力旋流器的上方连接有锥式发生器,所述锥式发生器的1/5高度和2/5高度分别设有两个第二重喇叭型渐缩管口,分别以切线方向连通四个第二重导流管,四个第二重导流管的末端分别连接四个第二重水力旋流器;所述锥式发生器的3/5高度和4/5高度分别设有两个第三重喇叭型渐缩管口,分别以切线方向连通四个第三重导流管,四个第三重导流管的末端分别连接四个第三重水力旋流器。
由上,使得第一重水力旋流器中的短路流和循环流通过导流管进入第二重水力旋流器中;将第一重水力旋流器中的短路流和循环流进行再次导流,使其进入第三重水力旋流器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重水力旋流器可为小锥角或渐变大锥角旋流器;所述第二重水力旋流器和第三水力重旋流器的结构相同,直径不同,均属于小锥角水力旋流器;所述第一重水力旋流器的直径为250mm,所述第二重水力旋流器的直径为150mm,所述第三重水力旋流器的直径为75mm;两个第二重水力旋流器位于锥式发生器的1/5高度,在同一水平面呈180°排布,两个第二重水力旋流器位于锥式发生器的2/5高度,在同一水平面呈180°排布,第二重水力旋流器与第二重水力旋流器之间夹角为90°;两个第三重水力旋流器位于锥式发生器的3/5高度,在同一水平面呈180°排布,两个第三重水力旋流器位于锥式发生器的4/5高度,在同一水平面呈180°排布,第三重水力旋流器与第三重水力旋流器之间夹角为90°,同时每个第三重水力旋流器与每个第二重水力旋流器在俯视方向下相差45°。
由上,使第二重水力旋流器和第三重水力旋流器有足够的压强进行正常工作;各重旋流器锥角可由第一级至终级呈逐级逐重变小趋势;可以将短路流平均分配到第二重水力旋流器中,提高分级效率;从空间利用率来说,水力旋流器空间布置更加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新工大矿物加工利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阜新工大矿物加工利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95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吨袋龙门自动拆包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于与主驱动机连接的开沟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