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衡式射频前端收发电路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83101.2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0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南;任栋;陆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其威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俞江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射频 前端 收发 电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平衡式射频前端收发电路及系统,属于微波射频技术领域。该电路中的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和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耦合器相连,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出端和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耦合器相连;或,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和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三耦合器相连,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出端与第四耦合器相连,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五耦合器相连;或,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与第六耦合器相连,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七耦合器相连,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出端和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与第八耦合器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在不降低收发性能的前提下,简化电路复杂度,减小电路占用面积及实现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微波射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衡式射频前端收发电路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相控阵组件的快速发展对收发组件的小型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收发组件中,射频前端收发电路的集成是最具挑战的设计之一。通常,射频前端收发电路不仅要求宽频带、低插损、高隔离度等性能指标,还要求具有较小的尺寸来实现高集成度。
现有的采用平衡式结构的射频前端收发电路主要由平衡式功率放大器、限幅器、低噪声放大器、切换网络和耦合器组成,其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信号发射电路为:射频信号通过射频端口1经过耦合器coupler1转成两路信号,这两路信号分别经过两路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1和PA2放大后输出到耦合器coupler2的两端,通过耦合器coupler2合路成单路信号,再通过切换网络接到天线端辐射出去。信号接收电路为:从天线端接收的信号通过切换网络经过耦合器coupler3转成两路信号,这两路信号分别经过两路限幅器和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1和LNA2输出到耦合器coupler4的两端,通过耦合器coupler4合路成单路信号之后输出到射频端口2。其中,coupler1的隔离端口与负载网络1相连,coupler2的隔离端口与负载网络2相连,coupler3的隔离端口与负载网络3相连,coupler4的隔离端口与负载网络4相连。
现有的平衡式射频前端收发电路中,信号发射电路和信号接收电路均使用了两个耦合器,既增加了设计复杂度,也增大了电路占用面积,且随着阵列规模的增大,相控阵组件的成本也急剧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衡式射频前端收发电路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平衡式射频前端收发电路的设计复杂,电路占用面积大、成本高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平衡式射频前端收发电路,所述平衡式射频前端收发电路包括:耦合器、切换网络、负载网络、平衡式信号发射电路、平衡式信号接收电路和天线;
所述耦合器包括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所述切换网络包括第一切换网络和第二切换网络,且所述负载网络包括第一负载网络和第二负载网络,所述平衡式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平衡式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切换网络与所述第一耦合器相连,所述第一耦合器的隔离端口与所述第一负载网络相连,所述平衡式信号发射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平衡式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切换网络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相连,所述第二耦合器的隔离端口与所述第二负载网络相连,所述第二耦合器的输入输出端与所述天线相连,所述第一耦合器的输入输出端为所述平衡式射频前端收发电路的射频输入输出端;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其威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其威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83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