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循环生态公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76477.0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9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蓝文贵;卢灿;蓝卓辉;蓝振福;蓝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普斯(福建)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D1/00;C02F9/14;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温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水循环 生态 公厕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循环生态公厕系统,属于公厕领域,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循环生态公厕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公共厕所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公厕排水回用系统、以及物联网系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收集的雨水为公共厕所系统供水,公厕排水回用系统收集处理公共厕所系统排出的水并回用至公共厕所系统,物联网系统分别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公共厕所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以及公厕排水回用系统电连接,太阳能供电系统为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公共厕所系统、公厕排水回用系统、以及物联网系统供电。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水循环生态公厕系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缺水、无市电、无市政管网地区能实现公厕的冲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循环生态公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公厕一般都利用市政供水系统进行供水;利用市电系统维持整个公厕用电设备运转;利用市政污水管网处理厕所排水;其公厕设施必须与市政供水、供电、排水系统连通。一些公共厕所用于景区、公园,大都是分散式无污水收集管网,所以产生的废水、废物不便于处理,集中处理的成本比较高,经常出现随意排放造成水体、土壤污染,且产生异味,影响了人类生活环境;冲厕污水如未经妥善处理不仅恶臭难闻,而且招致蝇虫大量滋生;粪便达不到无害化,极易导致肠道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传播。不仅如此,在我国大多数公厕普遍存在“脏、臭、乱、差、少”的问题,使之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也是投诉最多、涉及地区最广的问题。并且有些地区公厕分散,管理麻烦。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042377.1的一种可以对雨水进行充分利用的智慧公厕,只对雨水进行收集,并未对其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循环生态公厕系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缺水、无市电、无市政管网地区能实现公厕的冲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循环生态公厕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公共厕所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公厕排水回用系统、以及物联网系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收集的雨水为公共厕所系统供水,公厕排水回用系统收集处理公共厕所系统排出的水并回用至公共厕所系统,物联网系统分别与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公共厕所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以及公厕排水回用系统电连接,太阳能供电系统为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公共厕所系统、公厕排水回用系统、以及物联网系统供电。
优选地,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雨水回收渠、雨水粗滤器、雨水回收池、雨水过滤器、紫外线杀菌器、以及清水储存池,雨水回收渠的下部固定连通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通在雨水粗滤器的上部,雨水粗滤器的内部设有拦截网,雨水粗滤器的下部固定连通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通在雨水回收池的上部,雨水回收池内部的一侧设有沉淀区,雨水回收池内部的另一侧底部固定有雨水回收泵,雨水回收泵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出水端固定连通在雨水过滤器顶部的一侧,雨水过滤器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第四管道,第四管道的出水端延伸至清水储存池内部的上方,紫外线杀菌器设置在第四管道上。
优选地,公共厕所系统包括公共厕所本体、洗手盆、小便器、蹲/坐便器、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第三排污管、第四排污管、污水总排管、以及化粪池,公共厕所本体的内部分为控制区、洗手区、小便区、以及大/小便区,洗手盆设置在洗手区内底部,清水存储池设置在洗手区内部的上方,用于洗手盆及公共厕所本体内清洁用水,小便器设置在小便区内底部,蹲/坐便器设置在大/小便区内底部,第一排污管的进水端连通设置在洗手盆的排污口处,第二排污管的进水端连通设置在公共厕所本体的清洁排污口处,第三排污管的进水端连通设置在小便器的排污口处,第四排污管连通设置在蹲/坐便器的排污口处,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第三排污管、以及第四排污管的出水端均固定连通在污水总排管上,污水总排管的出口延伸至化粪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普斯(福建)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泰普斯(福建)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76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离剂自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移动吸附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