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撑结合树根桩基础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65598.5 | 申请日: | 2020-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3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凤;艾敬淋;张建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27/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晓敏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树根 桩基础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撑结合树根桩基础加固结构,其包括第一原加固基础、第二原加固基础、第一原有柱、第二原有柱、后加固基础、树根桩、第一斜撑杆、第二斜撑杆和拉杆。合理增设有树根桩,和原有地基形成一个复合地基,能有效提高原有地基的承载力,一方面可以使第一、第二原加固基础在不加大截面的情况下提高承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为后加固基础提供承载力;同时通过第一、第二斜撑杆、拉杆和第一、第二原有柱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稳定性好,能有效把第一、第二原有柱所增加的荷载通过拉杆、第一、第二斜撑杆和后加固基础传递到树根桩上,大大提高承载力,另外,易于施工,成本低,能满足经济性要求和适用性要求,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撑结合树根桩基础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基础加固,一般就是底面加大截面法,扩大平台法再新增静压桩;底面加大截面法适用于地质较好,上部结构增加荷载较小的基础上,局限性较大;而扩大平台法再新增静压桩就适用于上部结构增加荷载较大的基础上,虽然能大幅度增加承载力,但是造价较高;现针对地基较差,底面加大截面法已经不能满足承载力的提高要求,而扩大平台法再新增静压桩就会造成造价可能较高,为此,需要研发一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又满足经济性的要求的加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施工,承载能力好的斜撑结合树根桩基础加固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撑结合树根桩基础加固结构,其包括第一原加固基础、第二原加固基础、设置在第一原加固基础上的第一原有柱、设置在第二原加固基础上的第二原有柱、后加固基础、树根桩、第一斜撑杆、第二斜撑杆和拉杆,第一原加固基础和第二原加固基础相邻设置,所述后加固基础设置在第一原加固基础和第二原加固基础之间位置,所述树根桩位于所述后加固基础的下方位置且与该加固基础相连接,所述第一斜撑杆和第二斜撑杆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后加固基础上,上端倾斜向上延伸相应连接在第一、第二原有柱上,所述拉杆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一斜撑杆和第一原有柱的连接位置处连接在第一原有柱上,该拉杆的另一端对应所述第二斜撑杆和第二原有柱的连接位置处连接在第二原有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斜撑杆的倾斜角度为30~45度。所述第二斜撑杆的倾斜角度为30~45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原加固基础、后加固基础和第二原加固基础在同一基面上,结构平稳性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树根桩的根桩向外侧张开一定角度呈放射状,支撑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树根桩的根桩直径为100~3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树根桩的钢筋锚固在后加固基础上,连接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斜撑杆为钢筋混凝土斜撑,该钢筋混凝土斜撑的下端通过钢筋锚固在后加固基础上,上端通过钢筋锚固第一原有柱上,连接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斜撑杆为钢筋混凝土斜撑,该钢筋混凝土斜撑的下端通过钢筋锚固在后加固基础上,上端通过钢筋锚固第二原有柱上,连接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拉杆为钢筋混凝土杆, 该钢筋混凝土杆的一端通过钢筋锚固在第一原有柱上上,另一端通过钢筋锚固在第二原有柱上,连接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55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单层建筑基础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