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固定安装的充电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64353.0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8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剑谋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B60L53/30;G07F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46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固定 安装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安装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件,支撑板件在远离充电桩本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组件,充电桩本体的正面电性连接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有显示屏和刷卡器,充电桩本体的正面开设有充电枪放置口,充电枪放置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枪座,枪座的内部卡接有充电枪,充电桩本体的输出电源与充电枪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充电柱大多直接通过大量的膨胀螺丝固定在地面上,或直接将安装座埋在土中,这两种安装方式安装完成后都不方便再次取出充电桩,期间无法对设备进行回厂维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固定安装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以污染气体排放量少、高能效、低噪声、低运行成本的显著优点,正逐步取代普通的燃油汽车。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以“零排放”等优点成为汽车市场的新兴宠儿。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的广泛参与下,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猛,相应的配套充电设施需求也在不断增大,现有技术的充电桩存在以下问题:充电柱大多直接通过大量的膨胀螺丝固定在地面上,或直接将安装座埋在土中,这两种安装方式安装完成后都不方便再次取出充电桩,期间无法对设备进行回厂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于固定安装的充电桩,达到方便充电桩本体安装在户外,同时也方便对充电桩本体进行移动,方便期间对设备进行回厂维护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安装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件,支撑板件在远离充电桩本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组件,充电桩本体的正面电性连接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有显示屏和刷卡器,充电桩本体的正面开设有充电枪放置口,充电枪放置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枪座,枪座的内部卡接有充电枪,充电桩本体的输出电源与充电枪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充电枪放置口的内壁卡接有防护组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混凝土基座、固定栓和禁锢环,混凝土基座的内部与固定栓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栓的外表面与禁锢环的内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件的底部与混凝土基座的顶部活动连接,充电桩本体中心点与混凝土基座的中心点对齐。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件的侧边内部均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内壁与固定栓的外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把手、防护板、密封垫、驱动轴、衔接板和凹型板,把手的背部与防护板的正面固定连接,防护板的背部与密封垫的正面固定连接,防护板的底部与衔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衔接板和凹型板的内壁均与驱动轴的外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型板的背部与充电桩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密封垫的外壁与充电枪放置口的内壁卡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位于防护板的正上方,充电枪位于防护板的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固定安装的充电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件、混凝土基座、固定栓和禁锢环的设置,能够有效快速的将充电桩本体安装在户外,且充电桩本体底部未与户外地面直接接触从而起到防潮的作用,以及期间对设备进行回厂维护时,可对充电桩本体进行移动,促使充电桩本体使用寿命得到延伸,便于用户自行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防护板、密封垫、驱动轴、衔接板和凹型板的设置,促使充电枪放置在枪座上时,充电枪放置口处于密封状态,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能够有效防止灰尘、雨水等物质进入到充电枪充电口内,不易影响充电枪充电口的正常使用,使用安全,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剑谋,未经张剑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64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