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54263.3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8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唐云;郭晓媛;施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云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523001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桥梁 抗震 能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装置,包括顶座和底座,所述顶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沉降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座,所述对接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内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对接座内部的装配腔,所述对接座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空心槽,所述对接座的内部开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装配槽。该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装置,具备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桥梁需承载车辆以及行人的来往,桥梁在承受负载时会产生震动,长时间频繁的大幅度震动会使桥梁的建筑产生松塌或者裂痕,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和导流工程等。
现有技术中,桥梁需承载车辆以及行人的来往,桥梁在承受负载时会产生震动,长时间频繁的大幅度震动会使桥梁的建筑产生松塌或者裂痕,造成安全隐患,桥梁的减震也是桥梁建设必须攻克的难题,故而提出一种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装置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装置,具备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桥梁需承载车辆以及行人的来往,桥梁在承受负载时会产生震动,长时间频繁的大幅度震动会使桥梁的建筑产生松塌或者裂痕,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装置,包括顶座和底座,所述顶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沉降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座,所述对接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内部开设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对接座内部的装配腔,所述对接座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空心槽,所述对接座的内部开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装配槽,两个所述装配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与沉降座相接触的钢板弹簧,所述支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连接柱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支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连接柱外侧的限位环,所述顶座和支座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弹簧槽,顶部所述第二弹簧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底部第二弹簧槽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所述顶座和支座之间固定安装有波纹管,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沉降座底部的沉孔。
优选的,所述顶座和支座所开设的第二弹簧槽呈等距离环形分布,且顶座和支座所开设的第二弹簧槽位置上下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呈等距离环形分布,且波纹管位于第二弹簧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槽呈等距离环形分布,且第一弹簧的数量与第一弹簧槽的数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和沉降座均位于装配腔内部,且两个装配槽均位于两个空心槽的相对一侧。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内侧直径大于连接柱的直径,且连接柱与连接柱之间不相接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云,未经唐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542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管道焊接轨道
- 下一篇:一种玻璃废料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