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骨骼腿部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8957.6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11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豪;苏权超;柴亚珂;杨建伟;李正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沃立康生物医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H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6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骼 腿部 固定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骨骼腿部固定机构,包括大腿固定组件1、小腿固定组件2,所述大腿固定组件1固定在外骨骼的大腿3内侧,所述小腿固定组件2固定在外骨骼的小腿4内侧,所述大腿固定组件1和小腿固定组件2固定后形成上下对称件。本实用新型中大腿绑带组件和小腿绑带组件安装之后形成对称件,符合患者行走过程中大腿和小腿的运动趋势,可以很好地防止患者在行走过程中的其腿部与外骨骼腿部的错位;本实用新型中大腿固定组件和小腿固定组件整体上均呈圆弧形,可以很好地包覆患者的腿部部位,提高了患者穿戴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外骨骼腿部固定机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以帮助脑卒中、脊髓损伤等患者进行下肢康复训练而恢复行走能力为目标。随着我国乃至全世界由于脑卒中、脊髓损伤等问题引起下肢功能性障碍的患者不断增加,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以帮助这些患者的下肢行动能力恢复的外骨骼。
现有的外骨骼,其腿部固定机构与患者腿部部位轮廓的适配度相对较低,降低了下肢外骨骼穿戴的舒适性;现有腿部固定机构不利于患者腿部与外骨骼腿部的贴合,容易造成患者腿部与外骨骼的腿部错位的问题;由于腿部固定机构自身的问题,很难适应不同腿型的患者,直接影响了外骨骼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外骨骼腿部固定机构,以克服现有外骨骼腿部固定机构的适配度低、贴合性差及实用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外骨骼腿部固定机构,包括大腿固定组件1、小腿固定组件2,所述大腿固定组件1固定在外骨骼的大腿3内侧,所述小腿固定组件固定在外骨骼的小腿4内侧,所述大腿固定组件1和小腿固定组件2固定后形成上下对称件,所述大腿固定组件1和小腿固定组件2中的第一挡板13和第二档板23均呈仿人体腿部圆弧状,其前后端通过带有魔术贴的绑带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大腿固定组件1包括第一绑带11、第一绑带扣12、第一挡板13、第一调节杆14、第一连接件15、第一基座16,所述第一绑带11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绑带扣12相连,所述两个第一绑带扣12通过两个第一轴销17分别与第一调节杆14的一端和第一连接件15前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14中间位置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112,所述第一调节杆14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轴孔113,所述第一调节杆1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销18穿过第一轴孔113与第一连接件15后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15中间位置设有两个第一连接通孔116,所述第一连接件15通过两个第一螺栓19分别穿过两个第一连接通孔116与第一基座16相连,所述第一基座16通过两个第二螺栓110固定在外骨骼的大腿3内侧,所述第一挡板13外侧设有第一夹块114,所述第一夹块114上设有第一固定通孔115,所述第一调节杆14沿着第一挡板13外表面从第一夹块114中间穿过,所述第一挡板13通过两个第三螺栓111依次穿过第一固定通孔115和第一安装孔112固定在第一调节杆14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挡板13、所述第一调节杆14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5均呈圆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绑带11穿过所述第一绑带扣12,通过第一绑带11的伸长或缩短来调节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沃立康生物医疗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沃立康生物医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89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洒消毒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路桥施工装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