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盖与电池槽热封配合的铅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6690.7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7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焯;王增君;宋文龙;樊靖园;王超;汤序锋;曹龙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4;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槽热封 配合 蓄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盖与电池槽热封配合的铅蓄电池,电池盖与电池槽热封配合固定,且汇流排上的极柱穿过电池盖,并在电池盖外侧使用连接片串联极柱,所述极柱上穿套有贴靠极柱槽底面的密封圈,所述极柱槽内还灌注有密封胶。本实用新型铅蓄电池通过电池盖与电池槽热封配合,减少了密封胶的使用,从而较少了各处灌注密封胶的工序及密封胶固化所需等待时间;同时将极柱穿过电池盖设计,在电池的外侧由连接片串联极群,取代了过桥连接的使用,节省电池内部空间的使用,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体积比能量,而连接片在电池外侧也方便设置用于检测收集电池使用状况等信息的检测装置,不需要将电池进行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盖与电池槽热封配合的铅蓄电池。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因其实现工业化生产时间最长,技术最成熟,性能稳定、可靠、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目前市场上的铅蓄电池密封组装方式及问题点,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胶水密封
以贫液式免维护铅蓄电池为代表,为保证有效的氧复合通道,使用AGM压力装配,所以绝大部分电池槽盖以强度较好的ABS三元共聚物为主要材料,为了保证有效的密封性能,槽、盖、端子等使用环氧树脂胶水密封;电池内部单格跨桥串联方式,高容量大电池主要以铅零件烧焊、对焊连接,低容量小电池主要以铸焊方式连接,铸焊模式更加高效、节能、低污染。
此种结构问题点在于:
1、槽盖胶水密封使用量过多,槽盖密封胶水的使用量占了整体电池使用胶水的90%以上;多数胶水用在过桥孔位置或铸焊直连汇流排孔位置;并且槽盖扣合后,溢出无效的胶水过多,需要人工擦拭清理。
2、电池胶水密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槽盖胶干燥;②极柱底胶干燥;③正负色胶干燥;每个阶段需干燥时间约1.5h~2h,产品较长时间占用流水线,导致生产线布置过长、生产过程缓慢。
3、跨桥对焊质量问题,铅零件焊接由人工烧焊完成,焊接质量的有效性、稳定性很难统一,导致产品大电流放电过程中焊接点发热、阻抗提升问题产生。
4、对焊过程污染问题,传统高容量电池,还在用铅零件焊接串联单体,过程焊接铅烟污染严重,造成对环境及人体的伤害。
5、胶水密封后的电池,在产品使用前、后期,电池内部单体的荷电状态(SoC)及健康状态(SoH)无法检测信息收集,需要将产品破坏性的打开,来进行单体的信息收集。
6、传统铅蓄电池因结构原因,电池盖内的空间利用率较低,无效空间富余,造成产品单位体积较大,体积比能量低;对于目前行业倡导的提升产品比能量,此种结构电池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7、目前直连铸焊结构的电池批量推广,大部分用于小容量电池,此种结构取消了人工烧焊、对焊,全部由机器完成,制程更加自动化、稳定,但是直连结构,为了密封汇流排及均衡胶水用量,在电池盖表面设计了很多凹槽来满足结构需求,导致电池盖表面有很多凹槽设计,电池使用过程中氢气集聚,无法有效快速的排出,在电池外部有明火时,产品爆炸起火的概率提升。
二、热封
以富液式铅蓄电池为代表,槽、盖主要是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PP(聚丙烯)为主要材料,两者密封主要通过融化槽、盖特定位置黏合,形成密封空间;电池内部单格跨桥串联方式主要用铅零件的穿壁焊接;此种结构生产效率、成本优于胶水密封电池。
此种结构问题点在于:
1、PP材质热封电池绝大部分用于富液无压力装配电池,对于AGM压力装配电池,此材质受压后强度偏低,产品受压面凸起等问题,不能给AGM电池带来有效、更高的装配压力,材质应用环境兼容性较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66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