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6076.0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2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印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中兴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B28B17/04;B28B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混凝土 叠合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生产线,包括基台、拉毛刷、台体、控制面板和双轴电机,所述基台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双轴电机,且双轴电机的两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并且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固定有导轴,所述导轴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远离导轴一侧的基台内部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底端与基台的底部相铰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基台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台体,且台体顶端的两侧皆设有固定结构,并且台体两侧的基台顶端皆固定有升降腔体。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生产线使用时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线的适用范围,而且降低了生产线使用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合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生产线。
背景技术
叠合板是预制与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具有现浇板的整体性、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的优点,在对其生产过程中,需对其上表面进行拉毛处理,以便增强其表面的摩擦力,因此需使用到相应的叠合板生产线。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叠合板生产线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现有的此类生产线不便于对叠合板进行固定,导致其易出现偏移的现象,稳定性一般;
(2)现有的此类生产线不便于根据叠合板的规格调节拉毛刷的高度,导致部分规格的叠合板难以进行拉毛处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现有的此类生产线不便于对拉毛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净化处理,导致其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时常困扰着人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生产线不便于对叠合板进行固定、不便于根据叠合板的规格调节拉毛刷的高度以及不便于对拉毛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净化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生产线,包括基台、拉毛刷、台体、控制面板和双轴电机,所述基台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双轴电机,且双轴电机的两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并且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固定有导轴,所述导轴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远离导轴一侧的基台内部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底端与基台的底部相铰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基台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台体,且台体顶端的两侧皆设有固定结构,并且台体两侧的基台顶端皆固定有升降腔体,所述升降腔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螺旋杆,螺旋杆的顶端与升降腔体的顶部相铰接,螺旋杆的底端延伸至基台的内部并与第二齿轮的顶端固定连接,且升降腔体内部的螺旋杆表面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旋帽,并且相邻螺旋帽之间固定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定位板,且定位板一侧的连动杆下方设有拉毛刷,并且定位板靠近拉毛刷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一端与拉毛刷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台体下方的基台顶端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双轴电机以及气缸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的内部依次设有螺纹杆、橡胶垫块、螺纹筒以及旋柄,所述台体顶端的两侧皆固定有螺纹筒,且螺纹筒一侧的台体上方设有橡胶垫块,以便对叠合板进行夹持固定。
优选的,所述螺纹筒远离橡胶垫块一侧的台体上方设有旋柄,且螺纹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螺纹筒的外部并与橡胶垫块的外壁相铰接,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螺纹筒的外部并与旋柄的外壁固定连接,以便带动橡胶垫块紧密贴合于叠合板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连动杆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净化箱,且净化箱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净化室,定位板两侧的连动杆底端皆安装有吸收罩,以便对含有粉尘的空气进行吸收。
优选的,所述净化室内部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板,净化箱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的底端延伸至净化室的内部,以便将净化完毕的空气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中兴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中兴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6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