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2878.4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5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詹志斌;宁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为民电气消防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周翠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雷 检测 测试 收纳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板、第二弹簧、转动轴、荆形齿板、滑动板、滑动杆的配合作用,只需不断踩着踩压板,就可以快速缠绕测试线,当需要将测试线从转盘上取下时,移动滑动板,使得滑动杆远离转动轴,即可拉动转盘上的测试线,将测试线快速取出,该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通过踩压就可快速收集测试线,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收纳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
背景技术
防雷检测过程中重要工作之一是测量防雷装置的接地阻值或其他设备与防雷装置之间的等电位过渡阻值,以此判断防雷是否合格。
在接地阻值与等电位过渡阻测量中,都需拉专门的测试线,通常从楼顶一个平台到另一个平台需要收线再放线,甚至在同一个较大的楼顶平台,都需要收放线,收放线非常频繁,此外有些检测场所所用测试线很长。
一般对于测试线收纳时都是人工通过用手不断旋转转盘,将测试线缠绕在转盘上,由于测试线一般很长,这样不仅容易使得手臂酸痛,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收纳的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的一种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测试线收纳时都是人工通过用手不断旋转转盘,将测试线缠绕在转盘上,由于测试线一般很长,这样不仅容易使得手臂酸痛,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收纳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端固定连接有踩压板,所述踩压板与滑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所述滑动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荆形齿板,所述壳体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壳体的前后侧壁,所述转动轴位于壳体内部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板,多个所述转动板呈环形阵列设置,每个所述转动板与转动轴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盘,每个所述转盘上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有U形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U形板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三弹簧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耐磨擦垫,多个所述耐磨擦垫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底侧四个拐角处。
优选地,每个所述U形板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与U形板中间底侧位置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荆形齿板与转动板上设有防氧化涂料,所述防氧化涂料呈均匀喷涂在荆形齿板与转动板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转动板、第二弹簧、转动轴、荆形齿板、滑动板、滑动杆的配合作用,只需不断踩着踩压板,就可以快速缠绕测试线,当需要将测试线从转盘上取下时,移动滑动板,使得滑动杆远离转动轴,即可拉动转盘上的测试线,将测试线快速取出,该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通过踩压就可快速收集测试线,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收纳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为民电气消防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为民电气消防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2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