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帽状腱膜下骨孔外接引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31917.0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6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华;马思原;戈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杜丹 |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帽状腱膜下骨孔 外接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帽状腱膜下骨孔外接引流装置,包括骨孔覆盖件和引流管,所述骨孔覆盖件为扁平空腔结构,所述引流管与骨孔覆盖件的内部空腔连通;所述骨孔覆盖件表面设有与内部空腔连通的引流孔。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负压引流作用下避免直接将引流管插入血肿腔中,降低了手术风险;扁平发散式结构的设置提高了引流效果;发散式内架的设置方便了术后拆除和收纳,定位凸起部的设置降低了手术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帽状腱膜下骨孔外接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钻孔置管外引流的方法处理。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过程中,颅骨钻孔,切开硬膜后,将引流管置入硬膜下血肿腔内。采用硬膜下血肿腔置管引流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但是硬膜下置管可能造成很多与置管有关的风险如再出血,脑组织损伤,癫痫,蛛网膜撕裂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最近出现了负压引流的技术,可以达到血肿腔置管引流相似的效果,这种负压引流的技术可以将引流置于颅骨钻孔外侧帽状腱膜下,不用将引流管直接插入血肿腔中,进一步降低了手术的风险。但是目前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引流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负压引流技术的帽状腱膜下骨孔外接引流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帽状腱膜下骨孔外接引流装置,包括骨孔覆盖件和引流管,所述骨孔覆盖件为扁平空腔结构,所述引流管与骨孔覆盖件的内部空腔连通;所述骨孔覆盖件表面设有与内部空腔连通的引流孔。本实用新型的骨孔覆盖件覆盖整个骨孔,通过引流管与负压引流装置连接,通过负压作用将血肿腔内的淤血经引流孔吸入骨孔覆盖件内部,再经引流管吸出体外,避免直接将引流管插入血肿腔中,降低了手术风险。
优选项,为了保证引流效果,所述骨孔覆盖件包括上覆盖件、下覆盖件和侧壁;所述上覆盖件和下覆盖件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侧壁为环形结构,所述侧壁围成的环形结构的形状大小与上覆盖件和下覆盖件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上覆盖件和下覆盖件与侧壁连接成一体形成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引流孔分别贯穿上覆盖件、下覆盖件和侧壁。骨孔覆盖件由侧壁作为支撑,避免上覆盖件和下覆盖件的内壁贴在一起影响引流效果,所述上覆盖件和下覆盖件展平能够更好的将骨孔覆盖,提高引流效果。
优选项,为了进一步提高引流效果,所述骨孔覆盖件从其与引流管连接处向前延伸宽度逐渐增加呈发散式结构。发散式结构可以减小整体手术的创面,并且可以提高引流效果,在完成引流后方便引流装置的拆除。
优选项,为了保证引流效果,所述骨孔覆盖件内部设有至少两根骨架,所述骨架与骨孔覆盖件的上下内壁接触,同时与侧壁分离。由于整个骨孔覆盖件的长度和宽度方向跨度较大,避免上覆盖件和下覆盖件并拢影响引流效果,所以在上覆盖件和下覆盖件之间设置骨架,同时为了保证引流出来的淤血在骨孔覆盖件内部流通,所述骨架两端与侧壁的内壁保持一定的间隙。
优选项,为了方便淤血的收集,所述骨架以靠近引流管端为起点向另一端呈发散状设置。通过引流孔引流进入骨孔覆盖件内部的淤血在负压作用下沿着发散状的骨架流动,更加有利于引流管的引流;同时也方便引流装置的拆除。
优选项,为了方便引流装置的术后拆除和收纳,所述骨架与骨孔覆盖件的上内壁或者下内壁一侧固定连接,同时与另一侧接触式连接。所述骨架只需要与骨孔覆盖件的上覆盖件或下覆盖件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为接触式连接,当需要收纳时,骨架折弯与上覆盖件或下覆盖件紧贴在一起;同理术后拆除时也可以缩小其外形尺寸,方便拆除。
优选项,为了方便手术中的引流装置的定位,所述下覆盖件的外表面设有圆环状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比骨孔的直径略微小一点,手术过程中圆环状的凸起部塞入骨孔中完成定位,所述凸起部凸起的高度小于骨孔的深度,并且凸起部的圆环内设有引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1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手术臂托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临终患者用新型护理盒





